電子報詳情頁

駐港領團商會參觀「國之重器」 推動跨國合作

  圖:考察團了解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建設和規劃情況。\大公報記者敖敏輝攝

【大公報訊】記者敖敏輝東莞報道:21日,外國駐港領團商會開啟大灣區重大科研平台的考察之旅。位於東莞的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這個被稱為「超級顯微鏡」的國之重器,5年來完成了1000多項重大科研項目,破解了航天、新材料、半導體等諸多研究難題。當得知該中國散裂中子源免費向國外開放後,考察團代表當即表示會把信息傳遞回國。在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他們亦變身「好奇寶寶」,輪番請教科研和產業化問題。中國打造科創新平台、成果轉化新模式,給考察團留下深刻印象,他們表示,將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推動所在國和地區與大灣區的科技創新合作。

「十一五」重點建設 免費向國外開放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中國「十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十二大科學裝置之首,2018年建成投用後成為世界上第四台、中國第一台脈衝式散裂中子源。

散裂中子源是用來觀察研究微觀物質的「超級顯微鏡」,在物理、化學、生物、醫學、材料、電子、地球科學等眾多領域有着廣泛應用。

考察團成員深入中國散裂中子源建設、運行一線,多數人是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這樣的高精尖科研平台。該科研平台在推動重大技術項目上帶來的突破,讓他們驚嘆不已。比如,在新材料領域,中國散裂中子源對深海潛水器殼體焊接模擬件進行檢測,為殼體壽命預測、焊接工藝選擇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

以色列駐港總領事藍天銘對於該平台能否為國外科研所用十分關心。中科院高能所東莞研究部中子科學部研究員童欣向他確認,當前用戶主要來自中國內地和港澳,但同時免費向國外開放。包括德國、英國、意大利等多國科學家,已經在這裏開展多項科學研究,全面通關後料加速。

據悉,由於申請量太多,中國散裂中子源目前僅能夠滿足30%左右用戶的需求。中國散裂中子源正在推動第二期項目建設,有望建成20台左右譜儀,為中國乃至全球科技創新服務。

訪松山湖實驗室 了解新能源材料

考察團又來到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該實驗室布局有前沿科學研究、公共技術平台和大科學裝置、創新樣板工廠、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四大核心板塊,擁有科研人員1000多人。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東敏介紹,誰掌握材料,誰就掌握未來,為此,實驗室把包括新能源等領域的材料研究作為重要方向。

比如,實驗室在第三代鋰離子電池材料研發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擁有先進鋰離子電池材料和電池小試、中試線和檢測設備,擁有高端正負極材料研發的一流團隊及一批支撐電地材料研發的高精尖的儀器設備,具有全面的技術領先優勢。

有考察團成員關心實驗室的基礎研究如何與產業結合以及國際合作情況?陳東敏介紹,實驗室推出的創新樣板工廠,就是產研合作的一個新模式。實驗室開展技術攻關,企業提出研究的課題和方向。截至目前,實驗室已引近30個創新樣板工廠團隊,孵化註冊成立39家產業化公司。至於與國外企業或者投資者合作,陳東敏稱「大門是敞開的」。

香港法國商會負責人詢問實驗室有沒有綠色環保方面的研究?陳東敏說,這也是實驗室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並介紹了多項綠色科技研究課題。這位商會負責人表示,法國在華有不少從事這方面的企業,希望能夠推動與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合作。

俄羅斯駐港總領事Igor Sagitov對兩個重大科研平台的新模式十分感興趣,稱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接下來會把相關信息帶回去。

「我這裏已經收到了一摞名片了,考察團成員對接合作的意願非常強烈,我們也非常歡迎。」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副主任、電鏡中心負責人黃學傑說。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