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不知不覺間,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如今正是乍暖還寒之時。四季的氣候變化,中醫以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來概括。春季的陽氣上升正在抑制冬季的寒涼之氣。正正由於氣候變化,時而潮濕多雨,一日內的溫差較大,加之外感風邪,故此時因患病而求診的病人往往較多,而最近門診中,多見外感風寒兼夾痰濕症狀的病人。
香港位於亞熱帶,非常潮濕。「濕氣重」可說是不少香港人常常掛在嘴邊的字詞。門診時,亦常常聽到不同年齡層的病人在問診時提到自覺身體濕氣重,希望可以處方健脾化濕的藥物。
廿四味清熱解毒 寒濕不宜
曾聽過不少病人自述,每次覺得濕重,便馬上到涼茶舖服用一碗廿四味涼茶。廿四味味苦性寒,功能清熱解毒為主。如果是濕熱症狀,服用廿四味自然身心舒暢。但如果是寒濕或陽虛症狀,患者有機會服之無效,甚至服後身體不適。因溫差而出現在窗户、地板上的濕氣,肉眼可見,但身體內的症狀,如何區分是否和「濕氣重」有關?
其實,筆者每次聽到濕氣這兩個字時,都會和病人笑說,中醫四診合參辨證論治講的是「濕邪」而非濕氣。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機體的消化功能依賴脾和胃的生理功能。
脾虛生濕 外因亦可致病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為主運化,分為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濕。如果運化水濕的功能下降或減退,則產生濕、痰、飲等病理性產品,這就是中醫理論中脾虛生濕的機制。除了內因,人們還可因外感風邪、風寒夾濕或風暑夾濕致病。臨床中常見如頭部沉重疼痛、四肢困重、腰背痠痛、食慾減輕、肢體浮腫、大便溏薄、舌胖苔白等等的症狀,都能提示有機會是機體「濕邪」為患。
臨床根據四診合參的結果辨證論治後,再施以治療手段,筆者多針藥同用,藥物化濕,針灸治療症狀。頭部沉重疼痛、四肢困重患者,多以薑活勝濕湯為主方加減;脾胃症狀則可選用藿香正氣散或平胃散作主方加減。患者頭部、四肢、腰部疼痛,可選阿是穴針刺得氣;腰背痠痛可拔火罐或施以走罐手法。以上方法皆是筆者臨床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