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高質量發展 名家談2/加快AI應用 香港要有時間表

  圖:曹建農認為,讓AI為高質量發展服務,必須有算力、數據、人才、政策與資源、法律框架這幾方面的支持。\大公報記者蔡文豪攝

「香港要邁向高質量發展,創科驅動是必由之路。」香港理工大學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研究院院長曹建農教授接受《大公報》專訪指出,香港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AI,當前急務是要制定人工智能(AI)發展藍圖,要有規劃、有路徑、有時間表,「AI方興未艾,香港必須奮起直追,這關乎香港未來核心競爭力。」

「要發展好AI,離不開算力、數據、人才、政策與資源、法律框架這幾方面的支持」,曹教授滿有信心地說,「香港積極發展AI,加快AI成果的應用落地,完全有條件為香港打出名堂,為國家作出貢獻。」

今篇「名家談」,《大公報》專訪了兩位本港頂級專家,從醫療、工業、商業等多方面,詳述AI帶來的革命性變革,以及由此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

人工智能(AI)正在改變社會的各個領域的運作規則,以工業為例,傳統工業通常是由人力和機器協作完成,而融入AI後的工業,會大量減少密集型勞動力的需求,甚至完全由AI和機器協作完成。「當然這並非意味着勞動崗位會減少,因為對設備和智能軟件的維護、安裝、檢修等富有創造性或者戰略意義的工作的人員需求會更殷切。」曹建農教授對大公報記者強調,「香港的AI發展必須解放思想,大步向前,否則會錯過難得的機遇期。」

AI的應用會大大促進工業4.0、數字化轉型的進展,透過分析生產不同階段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可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

曹建農表示,理大研究院聚焦於對社會與經濟重要的應用,包括智能基礎設施與建設、互聯健康、車聯網、智慧物流,同時旨在解決這些應用中的基礎研究問題,「例如在智能基礎設施與建設方面,研究院研發的自主智能管道機器人可以不用人為控制,實時準確檢查檢測故障。」

「AI的應用會大大促進工業4.0、數字化轉型的進展」,曹建農指出,透過分析生產不同階段所產生的大量數據,可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優化生產流程,減少生產成本。「舉例來說,食物安全方面,我們研究院有研發一種基於聲波的液體質量檢測裝置,使用揚聲器所產生的聲音信號穿透液體外瓶,並研發了相應的AI模型分析接收到的聲音信號,來判斷液體的質量。」這一技術可以檢測酒、油、牛奶等液體的真假、年份等,為食品工業賦能。此外,AI還可以幫助企業預測市場需求,從而更好地調整生產計劃。

對於傳統商業的衝擊方面,曹建農說,現在的AI能夠幫助人們自動執行很多日常任務,比如資料的收集與整合,讓人們騰出時間專注於更具創造性和戰略意義的工作。此外,AI還可以提供準確及時的個性化數據分析,幫助商業機構對特定產品進行市場和顧客調查與分析,做出更好的決策。

AI相關的法律框架部分有待改善,在AI、Web3熱潮下,數據的安全和隱私問題需要得到更加充分的關注。

要發展就要打破平庸。AI技術日新月異,香港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AI。曹教授強調,算力、數據、人才、政策與資源、法律框架這幾方面,都是香港要重點突破的領域。「現在國家和特區政府都很重視發展人工智能,包括制定相關政策、重視引進人才、提供資源等等。但我認為,AI相關的法律框架部分有待改善,在AI、Web3熱潮下,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須更充分關注。」

中科院香港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創新中心執行副主任劉宏斌教授則認為,特區政府在港建立AI超算中心是一個具有遠見的決策,而AI超算中心的建立亦需要強大的算力。「『一國兩制』的優勢,令香港有機會成為國際數據港,因此建設具強大競爭力的數字基建,對香港AI的未來發展十分重要。」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