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自由談/碎鑽\姚文冬

我的電腦裏儲存着上萬張照片,它們記錄着歲月,卻又良莠不齊,都是從相機、手機一股腦輸入硬盤的,想着以後有閒再慢慢清理,去粗留精。也的確清理過,但因數量太大,每次都半途而廢,因而,許多有瑕疵的照片,都僥倖存留下來。

然而,經年日久,等再去清理時,竟捨不得刪了。

記得那年剛買數碼相機,趁熱帶兒子去西安,剛進旅社就擺弄起來,隨意一按快門,於是就有了這張照片:兒子疲憊不堪、懶洋洋地躺在床上,由於角度的緣故,照出一張扭曲的胖臉。背景更慘,是旅社污漬斑駁的牆壁、脫漆的木板床,還有一個老式暖水瓶。旅行歸來,照片輸入電腦,後來得空逐個整理,對這張印象最深,首當其衝是要淘汰的。可是,卻下不去手了。看着這張照片,竟倍感親切,覺得它承載了太多──初到遠方的複雜心境;對數碼相機的好奇;廉價的旅社、簡陋的床;為了省錢,父子倆乘硬座火車奔波幾千里……相比之下,那些兵馬俑、大雁塔前的留影,固然是好,卻遠不如這張情感厚重。

還有的照片,也是百分百應該淘汰的。有次去江蘇考察,同事給我拍了幾張風景前的留影。他用U盤拷給我,我發現不止這幾張,還有實地參觀的、座談的、路上行走的、幾個人交頭接耳的……只因畫面裏有我,他就全給了我。那是些什麼照片啊,或是一個模糊的背影,或是半張臉,還有一張孤獨的遠景,仔細看才能辨認出是我。圖省事,我一併掃進電腦,也是想以後清理。結果一拖再拖,好多年就過去了。當我再次打開,對這些照片陡生親切──多麼原生態,真實、隨意、生動,那幾張在風景裏擺拍的,反而相形見絀,味同嚼蠟。

現在媒體發達,信息暢通,許多鮮為人知的影像資料得見天日,比如偉人、名人早期的影像,在網上廣泛傳播,很有看頭。有的只是合影中一張模糊的臉,有的則是一閃而過的身影,或者隻言片語的演講,不過才幾秒鐘。這種影像,在當時,連攝影者自己都覺得失敗吧,似乎也沒什麼意義,誰能想到,若干年後,它們成了被後人喜愛的珍貴資料──似乎,比他們在主席台上、舞台上的正規影像更有嚼頭。

生活中也有許多同質的事── 童年因淘氣臉上留下的疤痕、一直想選擇性遺忘的失敗初戀、初見世面時的糗事等等。兒子三歲那年,我去塞罕壩開會,隨身帶去一本書,準備路上看,打開後,發現書頁被塗得亂七八糟,好像畫的是些小黃瓜、小葫蘆?不用說,這是兒子的傑作。好好一本書被弄污了,很是影響閱讀。我喜歡讀書,更愛藏書,這樣的書怎麼收藏?心想,先湊合看,回去就扔了,然後重購一本。回家後塞進書橱,就忘了這事。多年後,再次打開這本書,那些塗鴉撲面而來,洋溢着稚樸的童趣,我眼窩就一熱──那可是三歲小兒的「墨寶」,不可重現的「藝術」。捧着這本書,彷彿欣賞一幅被名家題過跋的名畫。

人活在世,留存的每一個印記,都會慢慢演變出意義,當時,它們就像是完美生活裏的碎石、沙粒,但經過時間的熬製,卻成了一粒粒碎鑽,雖非價值連城,卻帶給人質變的驚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