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名家談高質量發展9/馬浚偉:藝術應讓大眾覺得與我有關 文藝交流責任重 內外循環天地寬

  圖:馬浚偉認為香港藝術界的發展,在策略上要立足香港,實現文化交流向內與向外的雙循環。\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去年九月被提名為香港藝術發展局「電影藝術」界委員,十月底當選,並於今年一月一日開始任期,馬浚偉「斜槓人生」又添新註腳。

上任未幾,他馬不停蹄地開會,看各類演出,加深對香港藝團和業界現狀的了解。如何能在任期內推動香港藝術界高質量發展?馬浚偉認為,首先不能把藝術擺得太高,讓人產生距離感,在策略上則要立足香港,實現文化交流向內與向外的雙循環,通過實實在在的項目讓交流更為有效,讓融合更為深入。他還提到自己即將推出上任以來的第一個新項目,P&P(pre and post-poduction)計劃,並表示未來藝發局在電影藝術界別的工作重點會轉向對編劇以及前後期工作人員的培養。\大公報記者 管樂、徐小惠

自三月以來,伴隨疫情平復,各類藝術活動在香港輪番上演,好不熱鬧。然而,馬浚偉開始擔憂,一些藝術活動似乎成為了某些人「身份」的標籤,對某些人而言,「若穿着不是很優雅,沒有開名車,就不敢去參加。藝術,其實不應該這樣,欣賞的權利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同等的。」馬浚偉說:「藝術本來是將大家很溫馨很感性地聯繫在一起,感受那種美和喜悅的感覺。我很怕藝術被分成等級,然後人也被歸類於某一個等級。藝術應該是屬於全民的,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藝術活動。」

在馬浚偉眼中,油麻地果欄就是一幅很美的畫面,「對我來說,那是很有溫度的藝術,是富有生活氣息的文化;裏面每個店舖都是藝術,拿出手機隨時都可以拍出一個非常好的藝術品。」馬浚偉認為,要推動藝術發展,就不能把藝術放得太高,讓人產生距離感。「藝術品的價值不應該只是買賣,藝術應該讓大家覺得與我有關,我可以參與。政府要做這背後的推手。」

通過具體項目實現融合

對於藝發局「電影藝術」界委員這個新身份,馬浚偉適應得很快。他笑稱這段時間有很多的會要開,「我會提出很多問題,包括一些漏洞和流程上的不足。我的個性是什麼都不怕。」他談到,自今年一月上任以來,凡是收到觀看演出邀請,他都盡可能抽時間去現場,以便更好地了解業界現況。他感慨,香港的藝團,「何止九大,九十大都不止。」比如看完演出後,他很喜歡「一舖清唱」這個無伴奏合唱劇團,「我覺得他們是可以做大、可以大力推廣的藝團。」在他看來,說好香港故事不是「說話」,而是「呈現」,類似「一舖清唱」這樣的小藝團值得被更多人知道。「他們人手有限,強於創作,弱於推廣和管理。我想政府可以幫他們經營,教他們管理,幫助他們找植入(廣告)。總之,幫助他們找機會,重新包裝、找新的平台,成為更大的團。」

香港致力發展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馬浚偉認為,這個「中心」不是一個位置,而是「一個概念」,「這個概念是如何從香港出發,實現內部和外部不停地循環。」

在他看來,「流域向外、向國際容易,外地的公司和團體也更容易理解香港的模式。但是不能只和外地交流,也要和內地交流,內外一起交流才行。」他提到,當前很多國際藝團已經在與上海和北京展開合作,「香港要把握好這三五年,否則未來機會可能比較難。」

「要做,而且要加快速度。」說到此處,馬浚偉不由得加重語氣。

至於兩地文化界之間如何更高效地展開合作,他表示,不能只透過交流團,而應該通過一個一個的項目,實實在在地實現交流、合作、融合。

以《偶然·徐志摩》為例,這齣由馬浚偉自編自導自演並擔任監製的舞台劇,二○一七年曾代表香港參與上海藝術節,收穫不俗口碑。但馬浚偉覺得這還不夠,「我想(帶這部戲)走向全國,走完全國,再走國際。」他透露,《偶然·徐志摩》明年會進行第三次公演,在香港演完後,還會去內地做巡演,「明年是我最後一次擔綱主演,之後就交給年輕人來演,我只做導演。」在他的設想中,一方面將新的演員、新的工作人員帶到內地交流;另一方面,在劇目到內地不同地方演出時,也邀請內地不同界別的藝術工作者參與其中,大家再一起創作,「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沒有什麼比實際讓他們體驗更好的了。」馬浚偉反覆強調,「交流不僅僅是觀賞的交流,更應該是心的交流。」

扶持新導演需持續資助

着力對年輕藝術文化人士的扶持和培養,是馬浚偉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多次提及的一個規劃方向。比如,即將推出的、重點發展培養編劇及前後期工作人員的P&P(pre and post-poduction)計劃,是他在藝發局履新後推出的首個新項目。

「首部劇情片計劃將很多香港年輕導演推向『公海』,但是之後呢?很多新導演都沒有戲拍了。電影發展局幫他們找人,找錢,幫助他們完成作品,但除非這個作品很成功,否則這些新人導演就會有一下子從天堂掉下來的反差感。大家現在都說可持續性,幫人也需要可持續的。」馬浚偉認為,一次成敗未必能定英雄,對年輕導演需要有持續的資助,「比如對這個導演的第二部、第三部作品,可以資助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三十,如果三部還沒有起色,那時才能說,電影這個領域可能不太適合他。」與此同時,他主張,對新的電影人才的扶持重點應從導演轉移到前後期的工作人員上,「沒有劇本,有再多導演也沒用。」他直言,「我們目前很缺乏前後期工作人員,攝影、美術、發行、統籌、監製。」並且表示,「我在藝發局未來會全力推動這方面的工作,比如幫他們培訓、扶持,甚至找工作。」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