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墟 里/文化誤區\葉 歌

美國史丹福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生Emily Schell最近來校分享了她的研究成果:美國大學教授指導中國留學生時的文化差異問題。她此前曾在上海、台灣教學,也有不少中國的研究夥伴。據她報告,儘管中國留學生在美國各大高校留學生的比例中高居首位,學界研究他們在校體驗的人卻寥寥無幾,着眼點也不在教授如何指導學生。

Schell指出的美國導師的文化誤區或盲區很有意思。美國導師希望學生勇於發聲,告訴老師他們的興趣、計劃和擔憂。但中國留學生一來不熟悉美國的文化、教育系統,不知如何恰當表達訴求。二來他們的中學體驗可能和美國同學完全不同,不能理解課外活動的重要性。三來父母對中國留學生的影響力遠超於美國同學,如此難免造成「文化參差」(cultural mismatch),雞同鴨講。

如,和導師見面討論選課、定專業或留學計劃,如果美國導師一味強調「探索」,而不考慮留學生家庭、簽證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哪怕教授再關心,只會讓學生覺得個人需求被無視。又如,美國人讚賞熱情,中國留學生可能性格內向,表情淡然,容易讓教授覺得對方不合作、不熱忱。還有,中國留學生背負家族希望,很多時候無法自我中心地選擇專業、職業。和很多美國學生不同,「激情」並非他們生活的最高指導原則。

當然,隔閡的產生可能源於相互的誤解或偏見,並不全是教授的錯。學生也要保持開放心態,才有可能令師生之間關係和諧,達成共識,共同進步。該研究成果不僅適用於指導中國留學生,指導背景有別於父母是中產階級白人、大學學歷的學生時都值得借鑒。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