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汲取經驗教訓 建立防大災體系

香港遭遇百年未見的水災,全港大部分地區嚴重水浸,交通大癱瘓,各地險情不斷。特區政府首次啟動「極端情況」機制,各部門積極應對災情,民間團隊也全力協助善後。應當看到,雖然天災具有不可預測性,但特區政府應汲取此次教訓,提升災難預警、緊急應變的能力;從長遠而言,更應研究建立應對大型災難的統籌機制,並提升與大灣區內地其他城市的協同應變能力。

受「海葵」殘餘相關的低壓槽影響,7日晚11時後的一小時內,香港降雨量達到158.1毫米,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紀錄。不僅如此,24小時內全港多個地區的總降雨量更是超過600毫米,幾乎等同於全年四分之一的降雨量。在極端情況下,全港都被水浸,洪水湧入地鐵站,巴士私家車「死火」,山泥傾瀉……香港淪為澤國,一些地區孤立無援。

在災情出現後,有關部門於昨日凌晨首次啟動「緊急情況」機制,並統籌各部門應對。民政事務總署第一時間開放各區臨時庇護中心;路政署和渠務署分別啟動緊急事務應變中心,密切監察情況,派出緊急應變隊伍。而警隊、消防、民安隊等,更是奔波於全港各地,解救受困市民。一些民間團體如關愛隊等,亦積極加入到援助工作當中。

儘管如此,這次水災也的確暴露不少問題,值得重視。此次沒有造成嚴重人命傷亡,是不幸中的萬幸,僥倖多過必然。從有效防災抗災救災善後的整體要求而言,有關部門應當從制度機制着手,加強兩方面工作。

一是提高預警的能力。有人認為,此次水災不只是百年一遇,更是五百年一遇。不論是多少年一遇,關鍵是要能有效保障民眾安全。昨日有不少批評聲音,認為天文台反應不夠快。當然,預防天災必須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天有不測風雲」是常理,但隨着科學水平的不斷提升,預警能力、預警機制也應與時俱進。特區政府有關部門應當研究,因應現存的不足之處,加強資源的投入,加強制度的強化,以切實提高預警能力。

二是建立防大災機制。香港常年受到颱風影響,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應變機制,在應對十號颱風「蘇拉」時已得到了體現。但此次水災讓人感到,有關部門在應對更大規模、強烈破壞性天災時,緊急應變、統籌協調、信息發布等方面存在不足。在缺乏一個高層次的「災難指揮中心」的情況下,原已存在的「緊急警示系統」短訊通知機制,此次沒有啟動;前晚黃大仙港鐵站遭大量洪水湧入情況危急,假如不是一個站而是大部分港鐵站都遭遇洪水,政府又將如何應變?此次深圳和香港同時受災,深圳的預警有條不紊,市民都能透過手機滾動式收到警報和提示。另一問題是港深雙方加強協同,可更有效應對災情。

天災面前,考驗的是政府的管治力、執行力。行政長官李家超密切關注災情,不斷作出抗災指示,昨日他到現場視察時進一步表示,將總結經驗,尤其在信息發放、做好預警等方面加以檢視。這體現了特區政府「不斷提高治理水平」的決心。各界市民希望,特區政府能汲取此次水災的教訓,不斷提升防災抗災救災的能力。畢竟,隨着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極端天氣」會不斷出現,必須未雨綢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