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打通信息盲點 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

國家邁向高質量發展,需要香港發揮出更大作用;另一方面,香港本身具有許多不可取代的優勢,可以貢獻國家發展。但一直以來,「香港所長」在哪裏着「國家所需」在何處?兩邊似乎欠缺清晰的了解。在這種「信息差」之下,香港的好本領,未能完全發揮出來,也影響了助力國家關鍵領域的發展。要盡快改變這種相互「不知道」,香港的角色和作用才能發揮得更好。

以中醫藥發展為例,許多人知道中醫藥發展潛力巨大,但我國中醫藥要「走出去」,仍然面臨各種困難和挑戰,例如欠缺國際中醫藥標準定義權、缺乏與世界融通的品牌銷售網絡、未建立高層次的「全產業鏈」等等。這些需求,香港未必有清晰的認識,更別談香港能夠如何發揮作用。

事實上,目前西方一些機構正試圖建立中藥的標準,例如,英國著名皇家園林「邱園」,為世界上單一地點栽種植物量最多的地方,近年一直收集、研究中藥材,分析其效用。而許多西方大藥廠,也在利用中藥材生產健康食品,雖然其療效或質量不如我國產的中藥,但因為品牌效應,不僅賣得貴、銷量也高,更重要的是,逐步在掌控中藥材的國際話語權。這種情況若得不到扭轉,將產生深遠影響。正如茶原產於中國,如今掌握世界茶葉銷量和定義權的,不是中國而是英國。

把握中醫藥的話語權,先從把握中醫藥標準上開始,香港必須認識到國家這方面的需要。事實上,早於2001年,「香港中藥材標準計劃」就已經開展,經過超過20年的積累,香港已經有4200種中成藥的註冊登記,並已廣泛為國際所認同。這就是香港的優勢,未來完全可以在助力制定國際通用的中醫藥標準體系中,發揮關鍵作用。

另一方面,中醫藥發展是一整套體系,還需要從種植、科研、生產到商貿四方面形成高層次的全產業鏈。內地許多人知道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聯通世界各地市場,但未必知道香港是許多產品的世界性樞紐,例如香港是紅酒等商品的全球銷售中心。在推動中醫藥在世界的發展,同樣可以貢獻很大作用。去年,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牽頭成立「中醫藥全產業鏈香港中心」,集聚了高永文等業內精英,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帶頭作用。總而言之,香港可以作為中醫藥在國際上的認知、形象、品牌、技術以至產業的「超級聯繫人」,內地與香港科研及企業可以併船出海,加強優勢互補,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除了中醫藥產業,如今國家邁向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範疇需要香港發揮作用。例如,在一些關鍵的基礎科研領域,香港仍然具有顯著優勢;在共建「一帶一路」方面,香港的普通法制度以及備受世界認可的法律爭議解決中心角色,都能發揮協助司法互聯互通的作用;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乃至把握大宗商品定價權等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角色更加重要。

《大公報》今日起刊出系列特別報道,就是希望拋磚引玉,提出問題,引導各界深入思考。中央支持香港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這既是對香港發展的高度重視,也是對香港以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寄予的厚望。特區政府、社會各界都應從各自的範疇、領域、行業,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自身長處,貢獻國家所需。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