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大家都說自己有拖延症,但事實上,只有當一個人的拖延問題,影響到正常生活運作,那才稱得上拖延症,但哪怕我們未至於「病入膏肓」,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問題。
拖延,這個看似無害的習慣,往往成為生活中拖着我們後腿的敵人。拖延指的是整天都在刷社交媒體,或玩手機重複性遊戲,卻不肯動手寫報告;拖延也是將書枱與筆記逐一整理,卻遲遲未開始寫論文;拖延還是在網店無目標地瀏覽,卻不去填寫擱置了好一陣子的稅單。
拖延,因為我們天生懶惰嗎?美國心理學家尼爾·費歐(Neil Fiore)在《擊敗拖延,就從當下的三十分鐘開始》(The Now Habit)一書告訴我們:拖延並非與生俱來,懶惰也非我們天生的特質。
費歐寫道,當我們觀察孩童的行為,自然會發現孩童從來不會拖延。相反,他們想到什麼就做什麼。這說明拖延是一種後天養成的不良習慣。可幸的是,既然拖延是一種學來的行為,我們也可以逐漸克服它。
的確,大人常常會制止孩童想做便做的行為,我們稱之為紀律。紀律,本來是為了防止我們犯錯的,但過分強調犯錯的教育,又令人越來越怕犯錯。因為怕犯錯,所以我們延遲行為,好以延遲犯錯的可能,慢慢便養成拖延的習慣。正因如此,拖延問題常常發生在工作領域。當我們面臨一項特定的任務,如寫報告、組織研討會或公眾演講時,拖延便悄然而至。
拖延,不是懶惰,而是怕犯錯。在此,完美主義者的感受更深,他們對自己的表現極度在意,覺得必須做到最好,否則就等於「沒有盡全力」。然而,費歐寫道,事業有成的人往往不是完美主義者,他們不會被結果困擾,不怕犯錯或遭遇挫折,而是毫不猶豫地去嘗試,並透過不斷嘗試來增加成功的機率。當我們覺悟到不必要害怕犯錯,自然就能戒掉部分的拖延問題。
那另一部分的拖延問題呢?這可能出於那些任務的厭惡性。我們不會拖延去吃喜歡的拉麵、去看期待已久的演唱會,或去買心儀的冬季外套,但我們會拖延每天的工作。
撇除了完美主義的問題,我們討厭「工作」本身,也是造成拖延的關鍵。再一次,費歐強調,這是後天學習而來的。在學校,我們早早學會了工作與玩耍截然不同,小息是玩耍的有趣時間,而剩下來的就是乏味且沉悶的工作;在家庭,父母也常常說:「你要先做好作業,才能去玩耍!」如是者,我們二分了工作與玩耍,前者是苦,後者是樂。
面對這問題,費歐認為我們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喜好,我們不必要喜歡現有的工作,但應該盡力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若然我們真的要處理不想要做的工作時,怎樣辦呢?
這時,我們通常會搬出責任感,跟自己說「我必須要做」、「我應該要做」。費歐卻說,「我必須要做」的真正意思是「我不想做」,每當你說一次「我必須要做」時,也是多說一次「我不想做」。
因此,費歐提供的一個技巧是:當你的內心想說「我必須要做」時,你用力地跟自己說「我想要做」、「我會做」或「我決定了什麼什麼時候便開始做」。如此積極的自我溝通,可以令精力集中在一個方向去完成任務。
另外一個拖延問題的根源是分心。分心,來自干擾,而最難處理的干擾來自於內心的雜念。我們可以關了干擾我們的電視機,但怎樣關掉雜念呢?在你未學會冥想之前,費歐指導我們準備一張紙。
當你需要專心時,手邊都要有一張紙、一本筆記簿,或是一張小清單,每當有一個突如其來使你分心的想法湧出來的時候,你便盡快把它寫下來,然後立即回到原本的工作。
事後,一旦你完成了你想做的事情,你可以看一看這張雜念清單,檢查你寫下的東西是否真的如此緊急或重要。你很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怎麼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