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人生在線/外行的視角\姚文冬

有位朋友問我,最近怎麼總沒寫書?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是總不見我在朋友圈分享文章了。無疑他對寫作的認識模糊不清,認為在報紙發表文章就是「寫書」。還有位朋友關注了我的視頻號,說我唱的曲兒好聽,顯然他不了解京劇,聽着不像歌,故稱之為「曲兒」吧。在這些領域,他們都屬外行。但我不會介意這些外行話。

因為我們所有人,都互為外行。比如我不懂籃球、足球,聽人談論世界盃,我雲裏霧裏,輕易不插言,一插言就露怯,但我知道,看球肯定是特別有意思的事;我的朋友老陳收藏瓷器,我把他的藏品統稱為「罐子」,在我眼裏,那些瓷器就是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罐子。老陳知道我外行,索性順着我將錯就錯,比如他說,今天運氣不錯,又淘到兩個罐子。

外行因「無知」,故憨態可掬,但心有善意。我的微信裏,常收到一些朋友發來的京劇視頻,或是戲曲知識鏈接。其實這些對我已是司空見慣,不過是熟透的常識,但他們卻如獲至寶,第一時間想到我。這是情誼。就像我,無論在哪兒看到瓷器或「老物件」,馬上拍照發給老陳,希望對他有用,生怕錯過。

妹妹高考時,岳父問我,報的什麼大學?我說她想報醫學院,但我傾向於稅校。稅校?岳父滿臉疑惑,收稅還要學嗎?我說,當然了,什麼行業都得學啊。岳父依然不解,不就是按攤位撕票兒收錢嗎,還用上大學?我猛然意識到,不能繼續這個話題了,岳父是個外行,他只是為了關心妹妹,並非要與我討論一門專業,何況,三言兩語怎能說清?於是我趕緊與他合轍,說,最後決定報醫學院。岳父說,當醫生好,積德行善。這回他沒說,當醫生還要學嗎?學醫學醫,任誰也不會說外行話。

所以說,與外行講話要避重就輕,點到為止即可。我見過不明智的內行與外行爭論,場面「不堪」,因為越爭論,外行越會抬槓,而要讓一個外行成為內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有段時間,辦公室三位女士天天暢談懷孕育兒的話題。於是每日裏,陌生詞彙就像一條條小魚游進我的耳朵,她們欺我外行,因而毫不避諱。當然我也不感興趣,我關心的是如果女同事去休產假,我怎麼向領導要人,不然工作沒法進行──另外兩位年輕媽媽,常因照顧孩子為由晚來早走,動輒請假,這就夠我頭疼了。從外行的視角看,我對她們頗為不解。

孫兒出生前後,我不但了解了許多生育知識,也有了帶孩子的實踐。雖然我已不在辦公室,但她們常邀請我有空回去,跟她們交流帶孩子的經驗。這玩笑裏,明顯有一層意思──她們已視為我內行。而此時,我既體會到了育兒的樂趣,也理解了她們的難處。一位女同事說,今年孩子上小學了,沒幼兒園輕鬆了,上下學得接送,幸虧單位食堂讓打飯,不然中午那麼點時間,飯都做不熟。不過,食堂的飯點和放學時間正好衝突,如果先打飯,就不能及時接孩子,先接孩子吧,還得再返回單位打飯,這麼一折騰,就沒休息時間了。我知道她是抱怨我──食堂的飯點,是我在職時定的。那時我在管理上是個內行,但在人性化服務方面卻是外行,不了解年輕媽媽的苦衷。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