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太人將巴勒斯坦視為上帝賜予的「應許之地」,19世紀末掀起向巴勒斯坦移民的浪潮。1896年,奧匈帝國猶太裔記者西奧多·赫茨爾提出現代猶太復國主義。次年,赫茨爾在瑞士召集第一次世界猶太復國主義者代表大會,明確提出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之家」。
1917年11月2日,時任英國外交大臣亞瑟·貝爾福致信英國猶太復國主義者聯盟副主席沃爾特·羅斯柴爾德,表示英國政府贊同「在巴勒斯坦由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家園」。這一表態被稱為《貝爾福宣言》。《貝爾福宣言》發表前夕,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軍兵臨耶路撒冷城下,統治巴勒斯坦地區400年的奧斯曼帝國即將瓦解,英國將成為這一地區的委任統治者。英國的表態被以色列當作建國的法律依據,同時也開啟了延續一個多世紀至今未休的巴以之爭。
法媒指出,《貝爾福宣言》發表時,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只佔約7%的人口。佔多數的阿拉伯居民對這份宣言極為不滿,英國建立「猶太人民族家園」的嘗試遭遇強烈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