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讀者來稿/推動產業轉型刺激內部經濟動能\洪頂超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主題是「拚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繼續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為重點,並且繼續沿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七一」重要講話提出的「四個必須」、「四點希望」和「青年興,則香港興」為施政藍圖。新一份施政報告中可見特區政府積極推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作為國內國際循環重要節點的角色,參與及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鞏固和落實「十四五」規劃下的「八大中心」定位。同時提出多項創新政策,包括在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在「搶人才」、「搶企業」方面作出進一步鬆綁,並多管齊下刺激本地生育率。

現時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加上百年一遇的變局,「地少人多、內需不足」的香港不能再單純依靠國際中介的角色來支撐本地經濟成長動力。儘管今年初香港自疫情復常,但港人的消費習慣也有很大的轉變,近來香港假日,不少市民寧願到外地消費都不願留港,對香港旅遊業以至本地經濟都是一個警號。

香港經濟發展目前的瓶頸,在於要提升本地競爭力和內部經濟動力,具體做法包括整合本地及大灣區的創新資源,例如透過大灣區人才、知識、技術要素、資金的有機配置,積極發揮引領中國企業「走出去」的作用。

而要實現產業轉型,也就意味要打破產業結構的發展慣性,改變金融業獨大,創科業界空有科研能力卻沒有成果轉化環境的困難。香港本身就有大批國際知名的科研人士,內部資源其實非常豐厚,同時政府「搶人才」、「搶企業」的政策不能停下來,除了繼續為人才企業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外,也要加強基建設施的儲量,例如施政報告內提到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香港微電子研發院等,利用基礎建設釋放產業發展空間,改變現有產業格局,拉動社區經濟,提高市民收入和釋放土地價值等。

建立跨境人才互認標準

內地一些城市是透過基礎建設加速城鎮化,從而拉動內需,創造經濟成長點,這點在一定程度上值得香港借鑒。香港產業轉型的主要挑戰在於商業成本奇高、房屋供款壓力過大,不論「加辣」、「減辣」,特區政府都必須慎之又慎,以免令經濟結構出現大幅波動。

筆者向行政長官建議,積極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商討合作,讓香港退休居民和創業青年減少移居成本,適當製造分流。如此不但令青年人才的社會流動能得到改善,也可以為打造大灣區世界級城市群出力。 

此外,特區政府必須爭取與中央政府合作,將香港的科學研究實驗(包括臨床實驗在內)和產品上市制度與國內的認證制度對接,加速本地科研實踐的進程。從長遠來看,香港需要一個兩地合作的藥品審批機制,以及跨政府部門和大灣區城市的聯席會議制度,促進大灣區的經濟合作和發展,為跨境的人才引進和培育人才建立互認標準。特區政府不只要「搶人才」,還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懂得利用香港優勢、還有與內地交流經驗的大灣區人才和智慧網絡(包括智庫在內),這有助降低港人進入內地的難度,以及打造大灣區國際品牌。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副主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