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銳 評/區選進入白熱化階段 展現四個新氣象\卓 偉

距離新一屆區議會選舉投票日還餘不足三個星期,選舉亦進入白熱化階段,特區政府展開大規模的區選宣傳行動,各大社團亦相繼舉行大型活動,鼓勵市民投票,各候選人都在全力開展選舉工程,地區上旗海飄揚,處處都是參選人的橫額、海報、旗幡,介紹各人的政綱倡議,選舉氣氛不斷升溫,既熱鬧又激烈,亦展現出新風格和新氣象。

完善選舉制度後的第一屆區議會選舉,其實是一場嶄新的選舉,與過去六屆區議會選舉有着本質上的不同,從選舉辦法、議員構成、職能架構等,都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完善,所以看待這屆區議會選舉,也應以新的角度去審視新制度的優越性,以能否修正過去選舉的弊端,助益於地區治理,為居民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作為主要考量。目前而言,新區選已經展現出四個新氣象:

一是選舉競爭激烈,是名副其實的未到最後一分鐘,都不知道鹿死誰手。新區議會選舉的競爭性並不比以往低,絕大多數選區都出現四名參選人爭奪兩席情況,部分選區更出現六人爭兩席,沒有一個選區可以自動當選,沒有一個參選人可以「躺平」獲勝。有人或者會認為,在反中亂港分子被摒棄於區選門外之後,會令到區選缺乏競爭性,這種說法只是一葉障目。

選舉就是競爭,有選舉就有競爭,各大政黨團體都需要爭奪最多的議席,提升自身的政治力量。新一屆區議會在地區治理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屆能夠做事、能夠發揮的區議會,任何政黨團體都希望可以取得最多的議席,怎可能缺乏競爭性?怎可能是走過場?

政綱之爭 君子之爭

恰恰相反,在選舉中所見,各選區都出現各個大黨相互爭逐的情況,戰況依然激烈,這些政黨背景、定位以及政綱都不同,都在全力爭取選民支持。選民的一票將直接影響議席誰屬,選舉充分體現出競爭性,沒有一個政黨,沒有一個參選人可以「坐定粒六」,以往區議會選舉靠政黨招牌、靠政治顏色陣營就可以輕易當選的情況已經一去不返。參選人都是愛國者,沒有所謂穩勝「祝福」,未到開票的一刻,都不會知道結果,選民的一票將會主宰大局。

二是選舉由以往的政治泥漿摔角變為政綱之爭、君子之爭。以往香港選舉表面百花齊放,實際主要是愛國愛港與「反對派」兩陣營對決的「藍黃互鬥」,選舉政治掛帥,以「顏色選人」,這樣的競爭並非真競爭,不過是政治的對立和黨同伐異。今屆區議會選舉參選人,都是「清一色」的愛國者,「藍黃之別」、政治之爭再不是選舉主調,過去互相抹黑潑污,泥漿摔角的劣質選舉文化亦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以參選人的能力、政綱、表現爭取支持,再不是喊幾句口號,貼幾句政治標語就完事,對參選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次區議會選舉是歷年來最重視政綱、倡議的一次,這也是區議會選舉文化的「質變」,以顏色劃分、炒作政治議題的手段在新區選已經行不通。選舉競爭由過去的政治惡鬥,變成政綱之爭、君子之爭,過去選舉工程中的抹黑、謾罵、互相攻擊已經一掃而空,但不代表選舉變成行禮如儀,相反是以政綱、倡議、口才、能力來競爭,真正展現出選舉的新風氣。

聚焦地區 聚焦民生

三是選舉工程展現出多元化、高質素。今屆區選的參選人背景十分多元,既有來自不同的政黨團體,也有來自不同的專業組織、同鄉社團,更有不少獨立人士,背景多元、職業多元、立場多元、訴求多元,為選舉工程帶來了很多新思維,選舉工程更加專業、理性、多元。參選人都充分發揮其專業背景,為社區建設提供專業建議;參選人亦充分利用各種新媒體,廣泛接觸選民;參選人同時亦積極發揮自身網絡,連結不同的社會資源共同為社區服務,展現出具建設性的選舉工程特色。

這次區選的選舉工程真正回歸到選賢與能,讓選民能夠全面認識參選人的政綱、特點,在深思熟慮之下投下神聖一票,真正回歸選舉的初心,也扭轉了以往區選往往被「泛政治化」所主導,選舉工程就是「強調顏色」、激化對立,通過挑動對抗來促使選民投票,這是政治對抗不是選賢與能,這樣的選舉工程正暴露了舊選制的弊端,這次區選正顯現出新氣象。

四是選舉主題聚焦地區民生,區議會回歸民生、為人民服務。習近平主席講過: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點出了民主選舉的核心,就是為了解決人民的民生問題,解決社會的發展問題,民主必須回歸民生,才是真民主。中央對於香港選舉制度的完善,既針對現行選舉制度的漏洞作出填補,也着眼長遠,為香港長治久安保駕護航。區議會選舉改革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地區治理。

這個主題在區選中得到充分體現,參選人主打的政綱都是聚焦地區民生,政治議題幾乎絕跡,這是符合區議會的職能和定位,也令到區選真正回歸民生,讓民主回歸到選賢與能、民主為民生的初心。這樣的區會選舉,才是真正的優質的選舉,也是最符合市民利益的選制。現在就等市民一票,讓地區善治,真正從「投」做起。

資深評論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