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迎接的農曆新年是甲辰年,生肖龍。龍文化在中國人文化中源遠流長,寓意興隆和希望。其流傳過程從抽象到具象、又從圖騰崇拜到成為皇族的象徵,是祥瑞和權力的代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正在舉行「甲辰說龍」特別展覽,展出逾50件文物,以器物上的龍紋講述來「龍」去脈,展示龍在中國社會文化之變化。\大公報記者 劉毅(文、圖)
龍在中國有近8000年的歷史,歷來是備受尊崇的神話動物。今日廣為人熟知的龍形象卻並非亙古如一,而是在歷史中不斷演化,一如文獻中記載:變幻無常,隱現莫測。歷史中龍形象的演變同中國人的圖騰信仰息息相關,商代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向龍求雨的記載,而來到元代之後的明清二朝,龍紋又成了帝王的象徵。
涵蓋玉石甲骨金銅
是次展覽展出文物跨越多個朝代,上至新石器時代至商周,下至明清兩朝至近現代,展品類別涵蓋玉石、甲骨、金銅、陶瓷、石刻、絲織、文房、拓本等,包括設計文物館館徽時參考的西漢「綠松石雙面肖形印」、五代至北宋「白玉團龍紋穿心盒」、傳奇督陶官唐英(1682-1756)自製「墨彩雲龍紋筆筒」等精品,為甲辰新春誌慶。
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介紹,龍從商代的甲骨卜辭開始,所記載的龍多與水有關聯,可見當時的人們視龍為招雨的瑞獸,在先民的祭祀中佔有重要地位。東周至遼時代,因受遊牧民族的影響,龍逐漸演變成奔騰的野獸,而到了宋元明清時期則開始了世俗化的演變歷程,最終又發展至皇室直系家人使用的尊貴象徵,「我們希望觀眾可以從展品感受到龍文化的發展過程。」
展廳及展品的布局都是按照朝代分布,觀眾徜徉其中,一目了然就能感受到在漫漫歲月長河中,龍形象變化與文化民俗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
展訊/「甲辰說龍」特別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7月31日
地址: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展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