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新開了一家火鍋店,這可是柏林華人圈中的大事。
正巧有位朋友從零開始參與籌建工作,從開始策劃、選址、尋找洽談店面,然後裝修,試營業,到最後正式開業,我都聽說了一二。原來在柏林開一家餐館,尤其是火鍋館,並不那麼容易。
首先是選址,雖說新冠疫情對餐飲業影響很大,很多餐館在疫情期間倒閉轉讓,但現在在柏林核心地段想要找個合適的店面仍非易事。經歷無數次考察談判溝通,他們總算幸運拿下一個裝修完整,甚至廚房硬件半賣半送的一家店面。
其次,作為火鍋店,對排風通風系統要求比一般餐飲更高,畢竟每個桌子都有一個鍋在冒氣,多數還是充滿辛辣的油煙。在環保要求嚴格,連住宅內的廢氣都不允許隨意排放的德國,這種排放要達到合格要求所需的工作量也可想而知。幾經周折,工程隊總算找到一種可從鍋底部抽風吸走油煙的灶台設計,後來廣受顧客好評,吃完火鍋也沒有一身火鍋味。
下一步裝修,這也是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步驟。為什麼?要知道在柏林找一個施工隊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價格高昂工期還長。這個充滿「川味」的中式裝修店面很大程度上依靠大量從中國運輸過來的軟裝飾品和傢具。從牌匾桌椅,到熊貓燈籠,甚至還有一桌麻將……這一切都是主創團隊絞盡腦汁想方設法才最終滿意「交卷」。
硬件設施大功告成,再一個有難度的事情便是食材。吃火鍋,有幾樣歐洲「非常規」的食物,比如毛肚、黃喉、鴨腸,這些火鍋的經典菜品可謂「火鍋三寶」。朋友又通過各種關係,才託遠在西班牙的供應商拿到這些「罕見」食材。
為什麼要不辭辛苦在柏林開一家火鍋店?你或許很難相信,火鍋在柏林有多麼紅火!之前已有一家極受歡迎的火鍋店,在周末和平時晚上幾乎是一座難求。柏林的國際化程度讓柏林人對各種新鮮的飲食方式和口味充滿好奇,而火鍋這樣一個鍋裏三種味道,自己煮自己吃的模式,對於很多人來說不但是人生第一次,還從此有了上癮的「一次又一次」。
在華人圈裏,不僅川渝老鄉,東西南北各地老鄉們不乏火鍋重度愛好者。再加上柏林的火鍋店有辣鍋、番茄鍋和菌湯鍋三種選擇,冬天還有羊肉湯鍋或者酸菜鍋,愛吃辣的和不愛吃辣的都能在火鍋店裏找到自己最愛的口味和食材。
籌建的辛苦一點都沒有白費。新火鍋館籌備的消息在試營業之前早已在華人之間傳得沸沸揚揚,到處都有人在打聽什麼時候吃得上。從試營業到正式開業期間又恰逢聖誕新年,更是每日爆滿。
新火鍋館也一點沒讓大家失望,從裝修氛圍到湯鍋口味,再到食材的質量和賣相,以及精心準備的小碟配料和配菜,都面面俱到。它不僅吸引眾多華人去聚餐,也成功完成「文化輸出」,吸引了德國人和在柏林旅遊居住的其他外國人前去「探店」。
或者,對於華人們來說,這不光是一家火鍋店,更是舌尖上的思鄉寄託;而對於眾多歐洲人,這更是一種對地道中國風情的嶄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