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政府的國際社會,向來都是實力決定一切,往往是大國欺負小國。即使有國際規則和國際機構,大國也往往不受其約束。2003年美國以編造的事實、未經聯合國授權就入侵主權國家伊拉克就是一例,其行為完全違背了聯合國憲章。但21世紀踏入20年代以來,小國公開向大國發起挑戰也日益成為常態。
2023年10月弱小的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動突襲,造成其嚴重傷亡,並引發了新一輪巴以戰爭。僅12天後,也門什葉派胡塞軍隊以支持加沙反抗為由,向以色列以及英美的運輸船發起導彈和無人機襲擊。受到美國報復後,更直接襲擊其軍艦。2024年1月28日,駐約旦美軍基地遭無人機襲擊,造成3名美軍士兵死亡、40多人受傷。這是本輪巴以衝突爆發以來駐約旦美軍首次遇襲、首次有美軍士兵在中東地區的襲擊中死亡。
表面上看,這種反常現象的原因是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日益失序。國際社會是否有秩序主要看兩個指標。一是大國是捲入戰爭。一戰和二戰,所有大國都捲入,世界當然沒有了秩序。二是小國是否紛紛出手。因為這顯示大國自顧不暇,已經沒有能力約束或者管控它們。
美國已然自顧不暇
目前兩個重要指標都已經出現:2022年俄烏衝突爆發,歐洲和美國間接捲入,俄、美、歐三方混戰,世界秩序岌岌可危。2023年哈馬斯、胡塞以及更多的不知名力量紛紛走向前台,美國除了空襲,基本束手無策。這和二十一世紀之初的「九一一」不同。當時所有的大國都站在美國一邊,美國也迅速在軍事上取得勝利。國際秩序根本不受撼動。
國際秩序失序首要的當然是美國的相對衰落,它軍事上雖然仍然是遙遙領先的頭號大國,但2008年金融危機和特朗普當選,已經重創了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實力。
如果僅有美國相對衰落這一個因素,未必會導致今天的後果,更重要的是美國犯下一個嚴重的戰略誤判:即視中國為敵人。
2017年特朗普發表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首度將中國列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隨後的拜登政府則將中國列為唯一競爭對手。為此兩屆政府傾其全力、投入大量資源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科技戰、圍堵戰,試圖遏制中國。為此美國還不顧道義和責任,和塔利班進行談判,拋棄自己扶持了二十年的阿富汗民選政府。
從事實和後果來看,這是美國犯下的重大戰略失誤。一是中國是現行秩序的受益者,根本沒有動機要挑戰或者破壞。二是幾千年的歷史已對證明,中國是愛好和平的文明,既不會對外殖民,也不會對外擴張。三是中國的地緣環境惡劣,周邊大國林立,中國絕不稱霸,這既是文明使然,也是地理環境所決定的。四是中國早就和世界融為一體,要想遏制中國,代價高得不可想像,也很難讓盟友完全配合。五是當美國把主要資源放到中國身上時,其他國家很難不會加以利用謀取本國利益最大化。
果不其然,俄羅斯認為反擊的機會來了。蘇聯解體後,歐美通過歐盟和北約擴大將前蘇聯的勢力範圍吞入口中,並劍指俄羅斯的核心利益烏克蘭。俄羅斯限於國力,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在普京領導下,俄羅斯開始復甦,最能反映一國綜合情況的人口預期壽命從65.3歲升至70歲。此時的美國戰略誤判,對於俄羅斯而言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加東風。
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正常有兩個選擇。要麼放棄和中國為敵,全力應對俄羅斯。要麼繼續保持戰略定力,不被俄羅斯所牽制,繼續全力遏制中國。但美國的反應出乎意料:不僅對華戰略不改,還對俄羅斯絕不妥協,絕不讓步。事實上進行了兩線作戰。但這實際上已經超出了美國的能力。比如無法滿足烏克蘭的戰場需求,連炮彈都要從韓國進口;認為台灣是遏制中國大陸的重要棋子,但對台軍售卻無法全面兌現。
與華合作是唯一選擇
此時,全球都看到美國已經深陷俄烏衝突與中國的戰略博弈中了。正是在這個背景下,長期在中東被邊緣化的哈馬斯果斷迅猛出手了。在哈馬斯看來,此時的美國絕對承受不了中東再起戰火,也絕對承受不了以色列徹底消滅哈馬斯的戰術目標。果不其然,美國一方面表態支持以色列,另一方面不斷斡旋希望能夠盡快停火。只要以色列不能消滅哈馬斯,在這一局的博弈中,哈馬斯就是贏家。它不僅成功破壞了美國主導的沒有巴勒斯坦的中東和解,重新成為中東重要的玩家,更使得西方乃至全球不得不再次面對長期被忽視的巴勒斯坦問題。就是英國也都表達要承認巴勒斯坦國,以推進以色列拒絕接受的兩國方案。
哈馬斯的出手令美國同時面對三場競爭和衝突。也就在這個背景下,也門胡塞武裝也找到了出手的道義和機會,並借助地理優勢和武器特點,成功影響了世界政治和經濟。至於襲擊約旦美軍基地的力量不管是何方神聖,它們和哈馬斯、胡塞想的都一樣:美國已經不具備「九一一」後的報復能力,它已經不再可怕,肯定要選擇息事寧人,現在是自己謀取自身利益的最佳時機了。
現在美國又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如果繼續把中國當敵人,它面臨的挑戰會越來越多,最終它也無力對中國進行遏制。如果改弦易轍和中國合作,不僅當下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美國的霸主地位也能長時間延續。坦率講,就是美國這個老大非要遏制中國,才給了世界其他力量興風作浪的機會。
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