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醫健事/港大奧比斯合作 AI技術篩驗青光眼

  左圖:由貨機改裝,集教室、手術室及康復室等醫療設備於一身的小型教學醫院,助無數眼疾病人扭轉命運。\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右圖:奧比斯眼科飛機醫院,相隔八年後於前日再抵港。\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青光眼是不可逆轉失明的首要原因,香港大學醫學院眼科學系與奧比斯合作進行本港首個青光眼的大型社區篩查項目,利用AI人工智能技術,為本港50歲或以上的公屋住戶檢查,目前發現青光眼的患病率高達8%,研究人員形容數字「得人驚」,患病率高過其他地方,而當中93%的患者未察覺有青光眼徵狀。有患者出現部分視野變黑情況,甚至行路時常撞到人,接受診斷時已是青光眼晚期。

今次篩查計劃目標為共3000名公屋住戶進行青光眼篩查,預計6月起展開第二階段,為全港不同區域居民提供額外篩查名額。\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

青光眼有「視力小偷」之稱,患者在早期通常不會有明顯病徵,但若病情持續惡化,可導致永久失明。今次篩查計劃於去年6月起,為大埔、觀塘、南區的公屋居民提供免費的全面眼科檢查,截至今年1月,1159名隨機選定的參加者,接受視力和屈光度檢查、眼壓測試、前後段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影像等。篩查計劃並採用人工智能「ROTA」技術,可直接觀察患者眼底視神經的變化,將早期青光眼的診斷敏感度提高30%。

報告:港患病率為廣州兩倍

篩查計劃中期報告顯示,約8%的已接受檢查人士被診斷患有青光眼,當中93.4%患者未能察覺青光眼症狀,另有13.5%患者因白內障、老年黃斑病變和黃斑點前膜增生等被轉介到眼科專科門診跟進診治。

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眼科學系系主任及臨床教授梁啟信形容,8%的患病率「得人驚」,廣州在2006年曾進行同類的眼科流行病學研究,當時50歲或以上中國人的青光眼患病率約3.8%,而此次的數據是其兩倍。

今年72歲的謝伯伯在2011年確診患青光眼,他回憶初時未發現病症,後來有部分視野逐漸變黑,行路時常撞到行人,甚至有次過馬路因視野缺損而跌倒,經醫院診斷發現已是青光眼晚期。經激光及眼藥水的控制,他現時只能看清視野的上半部分,若情況惡化,須接受手術治療。

病發時間長 勿誤當「老花」

「病發時間變化由幾年至十幾年都有可能,更體現及早篩查的重要性。」梁啟信表示,病發初期患者可能有視野邊緣模糊,在黑暗環境下視力變差,很多長者以為是正常的「老花」,其實這時就應求醫,若診斷為青光眼可及時干預,減緩病情發展。

港大醫學院院長劉澤星表示,此次計劃運用全新的基層醫療模式,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負擔,讓市民更方便接受檢查,同時預防視力受損和青光眼致盲,共同推動市民大眾的眼睛健康。

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黃立己表示,早期篩查計劃可幫助更多患者。隨着人口老化,醫管局會推出不同措施,協助市民及早找出隱性疾病,盡早接受治療,減低香港整體的醫療需求。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