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焦點新聞/港機場「一地兩檢」 有助鞏固航空樞紐

  左圖:香港機場若實施「一地兩檢」,旅客往來香港更快捷方便。\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右圖:高鐵西九龍站採用「一地兩檢」安排,值得香港國際機場借鑒。圖為站內的內地口岸區與香港口岸區分界線。

香港旅遊業正處於全面復甦階段,現時需要社會各方努力,提升硬件軟件,做好內通外聯以加快復甦步伐。機場第三條跑道系統可望今年內完成,多名旅遊業界人士和立法會議員期望香港可以借鑒「高鐵模式」,在香港國際機場實施「一地兩檢」,融入全國機場網絡,高效快捷,吸引更多旅客;同時令內地小城市一些沒有口岸設施的機場,也可直飛香港拓展客源,有助鞏固香港機場的國際樞紐地位。

大公報記者 鍾佩欣、賴振雄

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大公報》去年以「倡借鑒高鐵模式 港機場『一地兩檢』 大灣區聯通全球」為題報道,引起社會廣泛回響。早前在兩會期間,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香港國際機場實施「一地兩檢」,增強香港機場國際中轉功能,鞏固及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全國內地有200多個機場,但據了解,截至去年只有37個內地城市可直飛香港,香港機場理論上最多只能與83個擁有航空口岸的內地機場建立航線。若機場實施「一地兩檢」,即使沒有口岸的內地機場,也可開通直達香港的航線,旅客直接在港完成出入境手續,使香港機場真正無縫銜接全國空網。

旅客叫好:來港更快捷更方便

大公報記者上周五到香港國際機場實地觀察,由於未到旅遊旺季,加上航班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各航空公司櫃位及入境大堂的客量不算太多。

市民李先生當日從成都回港,被問到對機場實施「一地兩檢」的建議,認為可方便旅客出行。「在一個地方完成兩個關口過關,方便好多,至少證件不用拿出兩次。」杭州旅客岑先生向大公報記者說,隨着香港及內地交往漸趨頻密,「一地兩檢」模式必然會更快捷和方便旅客,更好地體現兩地融合。

內地無口岸機場 可直飛香港

翻查機場管理局數字,本港2023年旅客人數錄得3950.3萬人次,按年大幅上升598.5%,但受到航運力等因素影響,仍跟2018年全年的7467.2萬人次有明顯距離。國泰航空公司近日在業績發布會上預計,客運服務要延後至明年初才能夠全面回復至疫情前水平,並計劃今年內招募5000名新員工,以應對業務恢復的需求。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向《大公報》表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設有兩地直飛航線,但內地部分三、四線城市未有直航機來港,局限香港作為「連接點」的地位;若香港機場實施「一地兩檢」,由香港往來內地各城市將更方便,相信會有更多外地旅客願意以香港作為中轉站,前往內地經商或旅遊,「人流、物流、資金流」也會有明顯推進。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委員楊永杰向《大公報》表示,機場若實施「一地兩檢」有助開拓內地市場,更可強化香港國際中心地位。機場三跑道系統、二號客運大樓擴建工程正在進行,相信香港國際機場有足夠容量承載更多客流量,增加香港機場客運、貨運的吸引力,打造空中絲綢之路樞紐。他又建議,可借助港珠澳大橋的優勢,與珠海機場合作互補,航運的容量增加,屆時有更多航線供旅客選擇。

議員:法律及執行上無大問題

港區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認為,香港國際機場若實施「一地兩檢」,法律、執行層面操作上無太大問題,西九高鐵站是可借鑒的例子,珠澳兩地口岸實施「兩地一檢」等也有成功個案。

運輸及物流局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特區與內地之間的陸路口岸已有實施「一地兩檢」的先例,考慮到香港國際機場其連接不同目的地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當中涉及的客運模式如何能達至整體效益,必須仔細研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