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自我完善/稀缺循環三重奏\米 哈

面對當代社會的紛擾,我們對於物質和成就的追求,似乎永無止境。從早晨醒來第一時間檢查手機上的通知,到晚上躺在床上刷着社交媒體直至深夜,我們的生活彷彿被無形的線索牽引着,追求更多的資訊、更多的娛樂、更多的事情。在這個走向一個又一個「更多」的過程中,我們似乎忘記了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們正在追求什麼呢?

在《稀缺大腦》(Scarcity Brain: Fix Your Craving Mindset, Stop Chasing More, and Rewire Your Habits to Thrive with Enough)一書,邁克爾·伊斯特(Michael Easter)探索了將我們困在這有害模式的心理力量,即一種有害於心靈的成癮形象。

伊斯特既是暢銷書作者,也是美國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大學的一位教授,他的著作集中於以應用科學的知識來探討人們可以如何擁有更健康、更有益的生活。或者因為他的工作崗位在拉斯維加斯,他在書中的論述也從拉斯維加斯最著名的場所開始──賭場。

大家未必去過賭場,但從電影中,我們都會見到賭場裏面那一行又一行五光十色的老虎機,而有所不知,在一九七○年代,老虎機曾經被視為一種乏味的玩意,吸引不了玩家賭客的注意。伊斯特問道:那麼,老虎機是如何從一件無聊之物,轉化為大受歡迎,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呢?

原來,在一九八○年代,有一位名叫威廉·雷德(Si Redd)的企業家,他改變了老虎機的設計,以至它的命運。雷德以數碼屏幕取代了物理轉盤和機械裝置,並且加入了一個革命性的設計,即伊斯特所謂的「稀缺循環」。

稀缺循環,指的是一種重複的行為模式,能以近乎上癮的方式驅動人類。它有三個關鍵組件──機會、不可預測的獎勵,以及快速重複性。

機會,是驅動力,當人有機會獲得有價值的東西,像是金錢或地位,這便叫人行動;不可預測的獎勵,則是一種期待和懸念,吸引人類介入這個追求;快速重複行為,則帶動連續性,這大大增加人們投入稀缺循環的效果。

伊斯特解釋,當這「稀缺循環三重奏」都存在,一個難以打破的強迫行為循環便會形成。從此,我們不斷追求更多不可預測的獎勵,通過一次又一次的重複行為,不知不覺地上了癮。

早於一九四○年代,著名心理學家史金納教授(B. F. Skinner)便注意到,當獎勵是不可預測的時候,老鼠會着迷地按壓槓桿以換取食物獎勵。在一九六○年代,心理學托馬斯·曾特爾(Thomas Zentall)在史金納的理論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發現從鴿子到猴子,不同動物都會不理性地以「賭博」來獲得不確定的獎勵。換言之,這是一種生物性的本能。

回到雷德的老虎機的改造故事。舊的機械式老虎機在每一次旋轉之後,只允許玩家下注於一排的符號,得獎機會很小,也根於這麼低的賠率,玩家很快就失去了興趣。然而,雷德的老虎機,則可以在每次旋轉時對多條線下注,創造了貌似更多的潛在獎勵。

雷德的老虎機,更有三個撒手鐧:首先,它設有機率低,但獎金十分可觀的大獎,以這意外收穫來誘惑玩家;另外,它設有一種所謂「輸了也是贏」的機制,則機器會頻繁出現「下注了一元,但可以取回五十分」的獎勵;最後,雷德大量增加了閃爍燈光、歡快聲音和令人興奮的圖形,使賭博貌似一場純粹有趣的娛樂。

伊斯特續說,雷德老虎機提供「小勝小敗,但可以間中大勝的不可預測性」讓玩家在情感上投入,再加上快速連續按鈕即立即旋轉機器的模式,建立了快速重複性,令人一旦開始,便難以停止,直至按完所有的下注。

引用雷德老虎機的例子,伊斯特想解說的是:「稀缺循環」早已嵌入在我們許多上了癮的日常活動,如社交媒體通知、在線購物、智能手機程式、視頻遊戲,等等等等。它們採用了同樣的「稀缺循環三重奏」(再加上演算法),準確地誘惑我們不停滾動手機,尋找下一個誘人的信息或娛樂。

當我們下一次有想戒掉一個上癮行為的時候,不妨想起伊斯特說明的雷德老虎機,反思一下自己可以如何擺脫這個可惡的稀缺循環。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