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無處不旅遊

香港旅遊資源豐富,將這些優質資源開發出來,形成路線,就是具有吸引力的旅遊產品。漁護署昨日推出「慶春約文化徑」,推廣香港地質公園和社區的歷史、文化和生活故事,為遊客帶來深度旅遊體驗。

慶春約由新界東北七條村落組成,包括荔枝窩、蛤塘、梅子林、鎖羅盆、三椏、牛屎湖、小灘,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所謂「約」,源自「鄉規村約」,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中國鄉村自治組織。由附近村莊自願締約結成的同盟,具有多項功能,包括防範盜賊、舉辦市集和宗教活動、興辦學校、分配水源、處理鄰里糾紛等等。「約」已存在上千年,如今在內地已經消失,但在香港的新界一帶依然存在。滄海桑田,香港仍然保留了不少中華傳統文化,在這個「約」上得到體現。

從「慶春約文化徑」,還可以了解過去的農耕文明。大約50年前,新界一帶不少居民還在從事農業勞動,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漁護署在文化徑路線上作了精心規劃,製作了28塊解說牌和3個地圖牌,介紹慶春約村民的生活習俗,包括農業生產、市集、校舍、文體活動等,讓遊客了解香港的變遷,拉近與香港的距離。

參觀文化徑不僅有助了解香港的過去,對解決現在的一些生活難題亦有啟迪意義。在過去的農村,人畜排洩物是最好的有機肥料,枯枝敗草可用作燃料,焚燒過後的灰燼也是肥料。至於吃剩下的食物更不會浪費,可用來餵豬養雞,一切都是在自然中循環再用。慶春約曾辦過養雞場,也建設過焚化爐,沒有所謂廚餘,也沒有廢物,因此根本就沒有堆填區的需要。

香港就是這樣一個特別的地方,既有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也有低矮的鄉村陋室;既有豐富的中華文化,也有迷人的西方文化;既有人文風光,也有自然奇觀。香港處處都是寶,「無處不旅遊」,魅力無法擋!漁護署積極探索,開了一個好頭。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