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准風物談/得魯迅銅像記\胡竹峰

  圖:魯迅銅像,張德華製。\作者供圖

高近一尺半,寬度與厚度不足一尺,雕塑家張德華一九七八年手製的魯迅雕像,二○二四年居然來了我家。銅像在窗台上,臉部和頸部圓潤細膩,又顯出了骨相,極見寫生功力,髮鬚眉則寫意一些,粗獷有之厚重有之。幾十年歲月侵蝕,造像多了黑鐵色澤,魯迅面目生冷又溫情又凝重,眼神孤獨而熱烈,微微向上看着,總疑心他在看奇怪而高的天空。

魯迅的臉,見得太多太多,拋開照片,還有木刻、浮雕、漫畫、油畫、水彩、剪紙、石雕、銅塑……張德華的這尊銅塑,自然是皮肉相,形狀畢肖,但有文章相、學問相、性情相、民國相,又見風神,端的形神俱佳。這張臉無所謂強,無所謂弱,非常犀利,非常慈悲,看上去就像有人文章談到的那樣:

一臉的清苦、剛直、坦然,骨子裏卻透着風流與俏皮……

讀魯迅先生多年,舊年讀辭章讀文氣,如今都拋開了,讀一個人的練達與洞明。《紅樓夢》第五回的事,秦氏引了一簇人來至上房內間,賈寶玉抬頭看見一幅畫貼在上面,畫的人物固好,故事乃《燃藜圖》,也不看係何人所畫,心中便有些不快。又有一幅對聯,寫的是:

世事洞明皆學問,

人情練達即文章。

賈寶玉看了這兩句,縱然室宇精美,鋪陳華麗,亦斷斷不肯在這裏了,忙說:「快出去!快出去!」年輕時候深以為然。如今我到了曹雪芹下筆作《紅樓夢》的年歲了,體悟漸漸多一些──

世事欠了洞明,焉得高學問;

人情失之練達,豈有大文章。

歲月從來不饒人,如今我也過了當年魯迅寫《吶喊》的年紀,越發理解那個長輩長者的心境與性情。

世事無奈,幾人能得安詳呢?要謹慎,要惜福,也要寬恕啊,看破放下,於是自在。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