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金融觀察/中企加速走向國際化\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 鄧 宇

  圖:中國全球化布局加快,中國企業積極拓展國際多元市場。

全球化格局極速變化,再全球化加快演變,中國加快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眼下「出海」成為熱潮,伴隨着對外直接投資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中國企業加速走向國際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在融入全球化進程中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並堅定擴大對外開放,中國本土企業加快走出去,開啟國際化進程。

2018年以後,「逆全球化」愈演愈烈,同期中國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再全球化紅利釋放,中國企業「出海」即是主動破局,既有助於提高產能利用率,也能夠幫助企業提高海外營收佔比,開拓國際市場。

市場格局日趨多元

「全球南方」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國際市場日趨多元化。2008年以來,全球化已悄然發生變革,歐美日發達經濟體在金融危機遭遇重創,凸顯其經濟繁榮背後的巨大風險和不確定性,轉而不得不尋求加強同大中型新興經濟體的合作,以管控國際治理「碎片化」風險。而以中國、印度、東盟、中亞及拉美等主要大中型經濟體為代表的「全球南方」擁有更大的話語權,以及構建更加普惠和平等的經貿合作關係,以對沖和平衡少數發達經濟體所推行的「脫鈎斷鏈」的政策風險。

「逆全球化」雖帶來不小阻力,但難擋中國「雙循環」戰略布局。2018年後中國面臨日益複雜的國際經貿局勢,中美「貿易戰」疊加地緣政治風險上升,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後,全球化紅利逐漸被破壞,再全球化成為多數新興經濟體的共識,捍衛自由貿易和多元市場的訴求催生「全球南方」的話語權提升,中國提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即在於打破少數發達國家所奉行的貿易保護主義。

客觀而言,短期內「脫鈎斷鏈」及各類貿易保護政策雖帶來負面衝擊,但鑒於中國擁有全球市場的影響力,具備深厚的製造業基礎和難以替代的製造業產業鏈競爭優勢,即便是中美「貿易戰」的極限施壓也並未改變中國日益擴大的貿易順差,2023年中美雙邊貿易額仍達到6644.5億美元,即證明「逆全球化」不可取。

中國全球化再布局帶來新機遇。2023年9月,WTO發布《2023世界貿易報告》提出,再全球化有利於全球應對國家和經濟安全、減貧和環境可持續等挑戰,並呼籲推動再全球化進程。為平衡「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潮流,在全球跨國投資呈現不穩定的變局下,中國雙向投資取得積極成果,進一步展現了韌勁。

從區域戰略布局來看,中國倡導共建「一帶一路」不但帶動沿線參與方的基礎設施建設,並提升當地人民生活福祉,而且也促進中國企業在東南亞、中東、中亞、拉美及非洲等區域擴大投資,幫助當地建立包括新能源、電動汽車等在內的新興產業鏈。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國製造業企業對亞洲地區的直接投資存量為1361.3億美元,高於歐洲、拉美等地區,其中有30.4%流向東盟,達到413.7億美元。

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後,起初中國本土企業主要通過合資模式建廠,2001年中國「入世」後出口規模大增,同時開始謀劃「出海」,但主要以貨物出口為主,大部分為紡織服裝、玩具、傢具等製成品。近年來,中國的中間品出口佔比不斷提升。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23年中國出口的中間品佔出口總值的比重達47.3%。

從具體市場來看,中國對日本、墨西哥出口汽車零配件類中間品,對美國、德國出口鋰電池類中間品,對越南、印度尼西亞出口平板顯示模組類中間品,均有兩位數的增長。從國內層面來看,中國企業「出海」的潮流其中一部分原因在於拓展企業營收增長空間,消化部分行業客觀存在的產能利用率下降等現實問題,同時也能夠避免遭到歐美等發達國家推行貿易保護政策帶來的衝擊,轉而拓展非歐美市場。

調研顯示,中國上市企業的海外營收主要由機械設備、電子、基礎化工、醫藥生物、電力設備、汽車等行業貢獻,其中有264家上市公司2023年海外業務收入在總營收的佔比超過70%,主要集中在電子、機械設備、醫藥生物和輕工製造。

練好內功全球布局

謹防「脫鈎斷鏈」風險,進一步增強跨國經營能力。WTO指出,目前貿易碎片化早期跡象已經顯現,地緣政治緊張局勢開始影響貿易流動,進而導致貿易關係碎片化。不過,「全球南方」的崛起之勢難以阻擋,同時發達國家所推行的貿易保護也不大可能「鬆綁」,反而在加強。

近期美國宣布針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將從目前的25%提升至100%,新措施將影響價值18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包括鋼鐵和鋁材、半導體、電池、關鍵礦物、太陽能電池和港口起重機等,歐盟則計劃對華電動汽車啟動反補貼調查。研究顯示,自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以來,中美貿易直接依賴度有所下降:美國對中國進口依賴度已降至2005年的水平。截至2024年2月,相比貿易摩擦起點(2018年6月),美國自中國進口減少了約20%,而自世界其他地方進口則增加了約40%。

緊跟國家全球化戰略布局,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面對大國博弈和地緣政治等新挑戰,中國的全球化布局加快,積極拓展國際多元市場,包括加大對亞洲、非洲和拉美國家的出口,提高出口商品的競爭優勢以及提升貿易鏈價值鏈地位。從數據來看,2012-2022年中國出口亞洲、非洲的規模分別增至1.68萬億美元、2518億美元,增幅分別達到66.9%、86.1%。雖然美國試圖減少對中國部分商品的進口依賴,尋求從墨西哥、東南亞等其他市場尋求替代,但總體上仍難以實現「脫鈎斷鏈」。

研究指出,美國對中國實施「脫鈎斷鏈」,不但威脅全球產業鏈穩定和安全,而且抬高美國商品進口成本,助推高通脹「易上難下」。同期,中國發揮全球產業鏈穩定器的重要作用,擴大對非美市場的進出口。統計顯示,2017-2023年中國在美國進口中所佔份額下滑7.7個百分點,但在非美國家進口中所佔份額卻提升2.3個百分點,支撐中國全球出口份額提升1.3個百分點。反映在中國跨國經營層面,調查顯示,2023年有65%的調研企業海外業務收入佔比超過20%,有28%的調研企業海外業務收入佔比超過50%。

深化中資銀行國際化,加強服務中國企業「出海」。調查顯示,多數海外中資企業認為東道國提供的金融服務不健全、不完備,向東道國銀行、金融機構申請貸款的實際執行過程中存在較多制度性阻礙,嚴重妨礙中資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國除了提供基礎的結算等賬戶服務,還需要進一步延伸到跨國投融資服務、人民幣貿易和信貸、股權投資以及跨機構聯合投資等,金融機構不但需要完善科技投融資模式,而且需要加大跨境金融服務的創新,進一步推動國際化。

具體來看,中資銀行服務中國企業「出海」亟須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優化海外機構布局,探索建立區域總部或區域中心管理模式,提高海外機構經營能力、盈利能力和運營效率,加強科技、人才等配套機制建設,滿足全球中資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其次,發達國家科技進出口管制以及各類制裁措施頻出,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強海外分支機構公司治理,加大風險合規審查、法律、廉政以及反洗錢等專業化建設,有效規避合規風險和次級制裁風險,為中資企業提供法律合規、匯率對沖等專業諮詢服務。再次,深化中資企業合作,加大與海外商會、當地公共部門、本地金融機構合作交流,提升中資銀行在當地的品牌知名度和國際競爭力,積極拓展國際業務合作機會,助力中資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同時加強本地化經營,促進境內外機構資源協同、業務聯動,提高中資銀行的國際營收佔比。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