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社評/重大成就來之不易 乘勢而上未來可期

投資推廣署昨日總結上半年「搶企業」成績單,共協助322間內地及海外企業來港開設公司或開展業務,創造3500多個職位,分別比去年同期上升43%及44%,為香港帶來382億元總投資額,超過了當初預定的目標。在外部勢力百般「唱衰」打壓之下,香港仍能吸引大量企業進駐,這一事實凸顯特區政府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的施政新風貌,彰顯「一國兩制」的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地緣政治更加複雜化,新冠疫情及科技發展加速了局勢的演變。作為細小而開放經濟體的香港,面對的嚴峻挑戰可謂前所未有。挑戰來自兩方面,就外部環境而言,外部勢力抹黑、干擾香港無所不用其極,不僅散布所謂「香港玩完」、「金融中心遺址」等奇談怪論,更以制裁相恐嚇;就內部環境而言,香港存在不少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有待解決,一些民生痛點和難點問題突出,一些支柱行業因為市場環境的改變而面對激烈競爭,有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風險。

客觀大環境已然改變,固守「小政府、大市場」的傳統思維沒有出路。這一屆特區政府上台伊始,就錨定了以守正創新、積極作為贏得未來的目標。守正,就是回歸基本法的初心,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屏障,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特區政府展現了責任擔當,完成新選制下的區議會選舉,完善地區治理架構;履行為基本法第23條立法的憲制責任,償還了歷史的欠債。維護國安雙法雙機制的建立,為香港「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打下堅實基礎,也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提供了根本保障。

創新,就是在強化香港傳統優勢產業的基礎上,培育新質生產力。特區政府聚焦科技創新,依託大灣區,全力「搶人才」、「搶企業」,雙雙結下纍纍碩果。位於河套的創新園區,發展熱火朝天。港投公司最近與兩家重點企業簽約,一家是市值逾百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思謀科技,另一家是百圖生科。港投不僅成為其投資夥伴,更打造出「領投模式」,全力搶佔「先行者優勢」。這是一種創新的發展平台,可助力香港創科實現「從零到一,從一到無限」的蝶變,繼而將無限機遇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動能。

積極作為,則是特區政府最鮮明的施政作風。行政長官李家超帶頭外訪,積極開拓中東、東南亞乃至南美新市場,且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香港與沙特的合作堪稱典範,第一隻沙特ETF已在港上市,兩地亦積極探討沙特企業在港上市,發揮香港作為超級中介人的角色,助力中東企業進軍內地,探索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快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

特區政府亦通過一系列政策,打造領先的家族辦公室樞紐。目前在港的單一家族辦公室達3000多間,為新加坡的一倍;管理財富2.2萬億美元,僅次於瑞士。按此勢頭,香港有望在2027年取代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更不必說,特區政府在發展債市方面頗有收穫,增加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深度和廣度。

在解決民生困難方面,特區政府亦多有新猷,簡約公屋堪稱代表作。首批簡約公屋上月底開始申請,最快明年入住。這一類中轉屋建造速度比正常公屋快得多,對棲身不適切居所的基層而言堪稱福音。特區政府加快拓土建屋,推出「公屋提前上樓計劃」,落實更嚴厲的「公屋富戶」政策,多策並舉之下,加快公屋流轉,縮短輪候時間,為市民尤其是基層帶來看得見、摸得着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短短兩年之間,特區政府克服重重困難,交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單,創下了近年最高的民意支持度,這一切來之不易。當然,這離不開中央全方位的大力支持。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香港提出「四點希望」,這為特區政府的施政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挺港惠港措施「陸續有來」,包括增加來港個人遊城市、擴大內地居民訪港購物免稅額、為非中國籍香港永久居民簽發多次來往內地通行證、不斷優化CEPA協議、再贈送一對大熊貓等。正如中央港澳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所強調:「香港有求,祖國必應」,祖國是香港最堅定的靠山,是香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底氣所在。

展望未來,香港是機遇與挑戰並存,而機遇大於挑戰。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研究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這是全方位、歷史性、劃時代的改革開放,意義重大。中央全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不斷形成,綜合國力將實現新飛躍,為香港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源源不竭的動能。

香港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特區政府趁熱打鐵,李家超特首在7月1日表示,未來將在三大方面全力工作。第一是全力發展經濟,聚焦改善民生;第二是強化自身優勢,發揮新增長點;第三是把握國內國際雙優勢,搭上國家發展的快車。事實上,這三大工作方向既是民心所向,也是香港發揮自己之所長、貢獻國家之所需,推動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正確道路。

偉大的事業,光明的未來,都是幹出來的。香港要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關係,用好中央支持,緊緊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正如李家超指出,香港人只要團結一致,發揮敢拚善贏的精神,必定可以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