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專訪/學者:改善疫後精神健康 由學生做主導

  圖:黎可欣呼籲社會以合作的態度,與學生共同面對疫後情緒困擾問題。\大公報記者趙之齊攝

香港已從疫情中復常,但疫情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未盡消散。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黎可欣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疫後師生對校園生活感生疏,容易精神緊繃;但很多孩子至今仍戴緊口罩作為「保護」,面對別人時缺乏信心。儘管如此,許多學生仍認為學習比關注精神健康更重要,「沒考完DSE,這些都不應該是priority(優先)」。她呼籲社會以合作的態度與學生共同面對情緒困擾,讓其掌握更多主動性和發言權。

黎可欣認為,復常的學校生活不只讀書,還包括在生活中進行選擇、解決問題,甚至應對身邊同學的拒絕。但疫情期間,學生只需在家面對Zoom,對校園社交環境的處理已感生疏。

黎可欣強調,疫後社會雖更關注精神健康,惟仍傾向「醫生護士去醫好一個病人」服務模式。這令部分學生覺得,若在問卷上勾出有抑鬱症或焦慮,就會被「捉」去見社工,感到壓力。

有見及此,她提出與學生合作處理,調轉角色,使其擁有更多主動性。她已從去年起通過推動項目,鼓勵學生自主探索將校園環境變得更輕鬆的方法,並設計相關藝術設施。她看到許多學生對長輩等所代表的「權威」不滿時,往往覺得自己「無say」。因此,比起直接為青少年鋪好一條路,更重要的是給他們發表想法的機會及探索的空間,花足夠心思與他們對話。

「但這是我們做老師和家長都要學習的」。回憶與女兒相處的經歷,黎可欣亦感慨,有時她很疲累、孩子卻想去花園玩時,孩子若不願意回家,她會指責孩子「不乖」,「但其實她沒有不乖,只不過是根據她的意願去做事、而這個意願不符合我的意願而已」。

應容許子女有犯錯空間

她呼籲家長嘗試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邏輯,但「香港人壓力真的好大,(社會)沒給你喘氣和犯錯空間」。若想中止這種壓力循環,家長便要給小朋友犯錯的空間,例如孩子寫錯作業時不要批評他們,而讓其寬心,「犯錯是一件好重要的事情,我們會從失敗和犯錯裏學到東西」。

放眼未來,黎可欣認為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點,是讓校園內的學生互相能更好接納與融合。她觀察到,有內地學生來港後不願意講普通話「暴露」身份,擔心會被區別對待,但其實「我們大家都有各自的特色,要學會和大家相處」。在她看來,香港要融入大灣區及保持香港國際城市的定位,「融合」這件事非常重要。

大公報記者 趙之齊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