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波動,即使身為高資產淨值投資者都需要多元配置資產。市場近期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多達62%香港高淨值投資者計劃將更多資產轉移到私募市場和對沖基金,即每5名投資者之中就有3人作此打算。網上財富管理平台智安投(Endowus)香港業務主管袁淇欣表示,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建議對私募市場的資產配置,以10%至20%為起步點比較合適。\大公報記者 楊慕輝
私募市場產品近年漸受亞洲投資者關注,尤其是高資產淨值投資者。根據智安投最近公布的首份《私人財富洞察報告》,在492名受訪的高淨值投資者當中,逾六成(62%)香港投資者和逾四成(42%)新加坡投資者計劃增加對私募市場和對沖基金的配置,主要是希望尋求比現有投資組合更好的回報,以及增加投資組合的多元性等。
富裕投資者對私募產品意欲大
高淨值投資者是指符合以下最少一項標準的人士,包括:年收入高於180萬港元或30萬新加坡元;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200萬港元以上或200萬新加坡元;擁有最少600萬港元或100萬新加坡元金融資產。
有見專業投資者、家族辦公室和機構投資者對私募市場產品存在需求,智安投在今年7月初正式推出「智安投私人財富」(Endowus Private Wealth,簡稱EPW)。袁淇欣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說,自2023年底試推(soft launch)EPW以來,觀察到智安投應用程式內約五分之三的投資訂單流向另類資產。此外,在應用程式內直接購買另類投資的佔比,上升至另類投資的總資產諮詢(Asset Under Advisory,與AUM的概念類近)規模接近一半。
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私募市場產品,包括私募股權、私募信貸,以及私募房地產等。袁淇欣表示,私募產品的目標回報(年率化)一般為雙位數,較公開市場高;此外,私募產品與公開市場的關連性較低,有助分散風險。
與公開市場關連低 分散風險
在私募市場,過往以主權基金和養老基金這類機構投資者的身影比較常見,部分原因是傳統私募產品多為封閉式基金(closed-end fund),不太適合個人投資者。不過,為了開拓更多新客戶,市場上近年出現較多開放式基金(open-end fund),相比封閉式基金更有彈性,投資門檻也相對較低,令更多投資者得以進入私募市場。
袁淇欣舉例說,過往經傳統私人銀行參與私募市場,入場門檻可能在100萬美元(折算約780萬港元)或以上;現時經過智安投EPW平台,以5萬至10萬美元已能接觸這類產品,儘管只限專業投資者參與。
智安投提供約30隻開放式基金
因應市場需求,智安投與私募股權公司合作,至今已為EPW投資者引入大約30隻開放式基金。最近一次合作,是引入波士頓私募公司HarbourVest Partners旗下的常青私募股權方案。所謂常青基金,亦即開放式基金。
HarbourVest董事總經理兼歐洲、中東和非洲及亞太區私人客戶主管Simon Jennings表示,私募股權的投資表現歷來優於公開市場,為投資者提供理想回報,對於正在追求多元化及高流動性產品的私人財富客戶、家族辦公室及機構投資而言,是「難得的機遇」。
儘管私募市場產品提供的回報或較為理想,袁淇欣表示,每名投資者對私募產品的資產配置「因人而異」,如果客戶對私募產品有興趣、手上有閒置資金、不介意投資年期比較長,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她認為10%至20%的配置、最多不超過30%是較為合適的起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