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打造幸福之城

房屋局昨日公布公屋「幸福設計」指引,涵蓋8個設計概念,包括綠色生活和樂齡安居等,提出設置多功能運動場、擴展綠化空間、在大堂加設扶手和座椅,亦會提供就近單車徑的單車停放設施等,作為新公屋設計及舊公屋翻新的參考。

提升市民的幸福感是特區政府的施政目標之一。如何提升幸福感?當然是從大處着眼,小處入手,而公屋「幸福設計」指引很有創新意識。首先,居住環境如何,與幸福感直接相關;其次,香港有四成市民住於公屋,關乎數百萬市民的福祉;其三,在翻新舊公屋和建設新公屋時增加一些便民設施,屬於小型改建工程,投入小而用處大。

「幸福設計」指引並非閉門造車,而是進行了充分的調查研究,集思廣益。一方面,該指引參考了房委會過去50多年寶貴及成功的經驗,亦爭取到建築、規劃、管理、護理及社工等跨專業界的傾力合作,全面蒐集各方面的創意;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走訪了26條屋邨,通過小組活動、工作坊、深入訪談等形式,諮詢了逾3000名公屋住戶的意見,有堅實的民意基礎。

比如,在大廈大堂設計不同高度的座椅及扶手,體現樂齡安居;增設緩跑徑、健身設施、遊樂場等,優化康健空間;增加流動服務車(如醫療車、流動圖書館)以及充電設施,方便居民在等待時使用……可見這些設計都非常暖心、周到。

每個公共屋邨都會含有八大設計元素,但不是平均用力或千篇一律,而是會因應屋邨居民年齡結構、空間環境等加以靈活處理。在過去兩年間,已有10個公共屋邨進行了綠化和美化的小型工程,反應都非常正面。

這是一份有溫度、有態度的幸福指引,一座一座用鋼筋水泥架構的大廈,因此變成暖心、舒適的家園,居民的幸福感及對屋邨的歸屬感也因之提升。以此為起點,未來可將幸福感融入到其他公共設施之中,香港將會變成一座幸福之城。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