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日前刊文,強調要防止「院士」一詞被濫用。這無疑是與此前沸沸揚揚的「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事件有關。全國各地不少大學、公司突然冒出了多名「院士」,最終被查明這種頭銜只要交錢就可得到。而「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及「歐洲自然科學院」「聯合國科學院」,都不過是民間註冊的組織,從名稱上「碰瓷」正規的歐洲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
在中國,只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大國家級科研機構,可以選舉院士,這是科技領域最高學術稱號,有着嚴格的選拔程序。為維護院士榮譽的嚴肅性和純潔性,國家近些年從「進」「出」兩個關口,不斷加大監督力度。譬如,去年院士增選期間,有五名候選人因存在違規問題被取消資格。而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孟偉、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都曾因違法違紀被撤銷院士稱號。
可以說,要成為院士越來越難。而「野雞院士」的氾濫,則是因為某種「剛需」。一些地方為打造人才高地,一味地貪大求全,對院士數量提出了硬性要求,並將其與資金撥付、物質待遇等掛鈎。但院士極為稀缺,面對「供需缺口」,一些「克萊登大學」「野雞科學院」「山寨學會」應運而生,販售各種頭銜。其共同特點有二:一是花錢,二是速成。為了唬人,往往冠以「世界」「聯合國」「國際」等名號來掛羊頭賣狗肉。
「野雞院士」擾亂科研教育秩序,破壞誠信公平環境。不僅要加強監管,從技術層面上來說,也應嚴格規範「院士」一詞的使用。除了兩院院士以及美國國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等正規機構的外籍院士外,對於民間組織的會員,可採用「會士」之類的名詞,幫助大眾識別,杜絕魚目混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