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為本港紡織時裝業帶來變革,香港再工業化可望邁出新的一步。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HKRITA)成立的實驗室「開研」(Open Lab)昨天正式開幕,該中心旨在透過可持續的技術推動紡織及時裝業發展。「開研」位於將軍澳創新園的先進製造中心,佔地達20,000平方呎。據悉,該中心將成為研發空間和知識共享的平台,以支持紡織業科研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大公報記者 唐雪婷(文) 唐雪婷、張凱文(視頻)
「開研」實驗室開幕
據介紹,在香港創新科技署的支持下,「開研」獲得多個行業持份者的廣泛協助,推動時裝紡織業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出席開幕活動並致辭表示,當前的創新和科技是企業升級和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政府十分重視智能技術和生產流程的應用,以減少對土地和勞動力的依賴。基於香港具策略性的地理位置、先進的基建設施,以及有利創新的環境,「開研」的成立不僅支持HKRITA的科研項目,還將其解決方案擴展至工業規模的應用。
港再工業化邁新步
據了解,「開研」通過展示創新的解決方案、為業界建構全方位合作平台、為解決問題提供資源,為紡織、製衣和時裝業應對氣候變化提供靈活的技術方案,為香港再工業化創造條件。該中心包括兩個主要部分:回收生產線「創研坊」和組合研究空間「時尚未來研究所」。其中,「創研坊」專注於大規模回收廢舊織物,而「時尚未來研究所」則致力於水耕棉花的無地域限制種植。
HKRITA於2006年成立,由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撥款及香港理工大學承辦。研發中心行政總裁葛儀文指出,回收的廢舊織物將通過人工智能驅動的智能服裝回收分類系統進行分類,以提高回收效率,減少人力需求。在棉花種植方面,他則表示,目前正由最難種、最特別的品種「長纖棉」入手,在可控環境及適當光譜下,令植物無需殺蟲及減少90%用水量,並注入二氧化碳使棉花生長更健康,亦能減碳環保。
目前市面大部分衣服由聚酯和棉混紡製成,回收舊衣物時,要將混紡織品分離,但目前技術分離比率低,而且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實驗室另一部分「創研坊」,這部香港研發的水熱分離機器,運用溫度和壓力,可以大大提升混紡織品的分離比率,實現逾九成回收率,每日回收量1噸,將於11月投入運作。
推動紡織時裝業可持續發展
資料顯示,自2020年至今,經由政府撥款、H&M基金會等多種資金來源支持,整個研發項目獲8200萬元資助。研發中心主席楊敏賢表示,「開研」的核心在於促進科研成果在業界的應用。HKRITA將繼續致力於透過創新及科技基金的支持,開發可持續及可擴展的解決方案,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造福香港本地企業、區域性供應商,以至全球品牌。H&M基金會Strategy Lead Christiane Dolva對業界未來的發展感到興奮,同樣期待該中心的解決方案能推動紡織及時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並進一步擴展至更廣泛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