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人口老化的背景下,隱蔽長者問題逐漸浮現。根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全球每四位長者中就有一位處於社交孤立(social isolation)的狀態。據2021年人口普查的數據,香港有約27萬名獨居長者,佔總長者人口的18.5%。其中不少屬於隱蔽長者,與社會聯繫微弱,未能被現有社區支援網絡辨識與提供支援。
香港社會服務聯合會去年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四成的長者正經歷着社交孤立,一個月內接觸的親友數量少於兩人。長者的孤獨感會對生活滿意度和健康狀況構成負面影響,這不僅影響長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醫療開支增加,給社會帶來沉重經濟負擔。更嚴重的是,一些原本僅面臨輕微健康問題的長者,由於未能及時得到所需的支持,身體狀況可能會急劇惡化。
社交孤立形成惡性循環
不少香港長者因健康問題接受醫療服務,才進入社區照顧系統,但此模式難以應對隱蔽長者問題。去年一份研究指出,導致長者社交孤立的因素往往比身體健康問題更早出現,甚至與身體健康無關,當中因素包括經濟條件、配偶離世以及退休後社交圈縮窄。
在身體出現健康問題時才接受治療,充其量是亡羊補牢之舉,並不能對症下藥。
在現行的醫療及社區照顧系統中,長者往往被視為被動的服務使用者,他們一旦進入醫療系統,或需長期接受治療。研究顯示,香港近25%的長者再入院屬於非計劃性,而當中約兩成是可避免的。雖然醫療服務致力於幫助他們維持基本生活能力,但正因為要頻繁進出醫院,他們難有閒暇在社區層面追求充實的生活。即便身處社區,許多長者實際上並未融入其中,日常生活更多變成了在各種社福和醫療機構間穿梭,與親朋好友相處時間減少。即使香港擁有令人羨慕的預期壽命,長者的幸福感卻並未同步提升,甚至呈現出下滑趨勢。
此外,當社交活動可能對健康構成威脅時,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部分人建議長者搬遷到遠離人群密集的社區環境,有關建議導致長者更加減少外出,進一步減低社交生活。這不僅加深社會將長者視為被動、不活躍群體的負面印象,也形成了一個持續的惡性循環。
其實,香港現時並非沒有針對隱蔽長者而設的服務,但受人手和資源限制,難以持續跟進每個個案和全面滿足他們的服務需求。因此,香港需要從根源着手,改變社會對長者的負面印象,將他們視為寶貴的「資源」而非「成本」。
「時間銀行」做法值得借鑒
事實上,由政府推動的「長者學苑」計劃和社福機構營運的「時間銀行」都是值得參考的成功例子。這些計劃促進了他們與其他年齡層之間的社交互動,拓寬他們的社交圈子,進而增強了對社區的歸屬感。由於這類計劃在香港尚未普及,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協助社區發揮創意,為長者創造更多貢獻社區的機會。
在現行的安老服務上,服務提供者亦可考慮讓長者有更多機會參與服務設計與活動規劃的決策流程。社區中曾有創新的項目由長者擔任主導的角色,從構思到策劃,再到推行,均交由長者作出決策,最終成功製作微電影和繪本。政府及社福機構需好好總結這些先行計劃的經驗,並考慮將長者參與程度列為項目評估的指標。這樣可以有效確保長者的聲音獲得重視,而項目亦能更貼近長者的需要。
只有當思維轉變為實際行動,香港才能有效推行「以人為本」的長者照顧模式。這種模式不僅關注長者的身體健康,更將他們心理、情緒及精神層面的福祉置於重要位置,扭轉社會對長者的刻板印象,從根源應對隱蔽長者問題。
團結香港基金醫療及社會創新研究主管、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