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國慶黃金周明日(1日)起展開,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楊淑芬認為,接待內地旅客的旅行團路線,仍然以傳統景點為主,隨着內地訪港旅客消費模式改變,業界需要推出更多特色深度遊吸引旅客,她建議政府放寬在職留學生留港計劃,讓懂得外語的留學生兼職從事旅遊業,紓緩業界人手短缺問題。
政府早前預計,內地一連七日的國慶黃金周,約有115萬至120萬旅客訪港。楊淑芬指出,當中旅行團佔2.5%,約有850團,較去年同期升10%,個人遊旅客升幅20%。
楊淑芬認為,本港導遊以往帶團的路線,以傳統景點及購物為主,例如遊覽山頂等,缺乏深度遊和外語導遊,儘管深度遊推行數年,還是處於在起步階段。她指出,現時導遊發牌制度門檻太高,要求必須大學畢業,或完成六至八星期課程,再通過考試,她建議改為只需通過考試,大學生可以兼職工作,將行業年輕化,紓緩業界人手短缺問題。
香港入境團旅行社協會創會會長謝淦廷表示,以往內地旅客訪港以報團為主,當年的導遊行業水平參差,所以將發牌制度門檻提高,但時移世易,加上導遊漸漸出現老齡化,支持降低導遊發牌制度門檻,配合加推特色深度遊,讓訪港旅客有更多選擇。
籲政府牽頭將熊貓「IP化」
近日「大熊貓經濟」成為熱門話題,各界相信有助旅遊業發展。楊淑芬表示,香港是繼內地後,在亞洲擁有最多大熊貓的城市,大熊貓在香港落地生根,有信心大熊貓熱潮,可以發展成可持續的產品,政府應牽頭將熊貓「IP化」(即建立智慧型的品牌形象),並建立氣氛,讓每個人也喜愛熊貓,例如商界可以推出大熊貓形狀的點心,或在杏仁露、芝麻糊等傳統中式糖水上拉花等,與本港文化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