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切住房在香港已出現多年,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口增加,經濟起飛,住屋供應變得不足,不少唐樓出現板間房。而過去十多年,房屋供應短缺,公屋落成量追不上需求,私樓租金飆升,低收入人士無力負擔完整單位的租金,於是物業市場的劏房,即是一個住宅單位被業主「劏」(分間)成多個細小房間,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業主將單位化整為零租出,賺取更多租金,但房間極其狹小,而且不注重通風和基本衞生,屬於不適切住房,居民生活苦不堪言。
唐樓「板間房」50年代已出現
翻查資料,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的廉租屋建成量少,申請入住徙置區則需有特定條件,例如須經歷天災人禍或政府清拆,低下層居民只能租住唐樓的劏房。「租上租」的情況非常普遍,例如租戶用木板,將單位分隔成多個小房間,所以又稱「板間房」,部分租戶再自行分租予他人,租戶甚至在房內,擺放「碌架床」出租床位。
板間房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十分普遍,面積一般只有幾十呎至百多呎。1973年的粵語港產片《七十二家房客》、1974年電視劇集《七十三》,劇情透過「板間房」戶,記錄當年境況及社會問題;1992年電影《籠民》,以舊樓內的籠屋住客為題材,講述香港雖是繁華國際大都市,卻有一群被社會遺忘的老弱低下層人士,在籠屋生活。
1990至1997年,本港樓價飆升,有人瘋狂炒樓,一人持有多個樓房單位,但更多基層因為無力買樓,被迫住在劏房,等候編派公屋。翻查資料,1999年平均輪候公屋時間為六年,不少人慨嘆「上樓難」,走過四分一世紀,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輪候時間輕微下降,但一般申請者平均仍要等5.5年,一屋難求,劏房問題更持續惡化。
據統計,2011年本港有約6.5萬人住在劏房,2015年升至超過20萬人。根據統計處最新數據,劏房戶維持在21萬左右,近七成住戶年齡45歲以下,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數為15000元。
近年,也有年輕專業人士住劏房,原因是無力買樓,但又希望擁有私人空間。劏房類型也走向多樣化,吸納不同客源,例如有標榜提供無線上網(WiFi)、雲石地板、天花射燈的豪裝劏房,甚至進化「太空艙」式床位,每兩個床位一組,形成上下格床,闊度剛好夠單人平卧,高度可供成年人坐直,床位內設有獨立冷氣及照明系統。
劏房需求近年持續上升,劏房戶越住越細,租金越來越貴,平均呎租甚至貴過私人住宅。特區政府在2022年1月實施「劏房租金管制條例」,意味之後新簽訂的劏房租約,租客有最多4年的租住權,其間最多加租一次,且加幅不超過一成,惟條例沒設立「起始租金」(即生效前的標準租金),不少業主利用有關漏洞,在條例生效前狂加租。
呎租較私人單位高22%
明愛住屋權益發展工作小組於今年八至九月訪問149位分別住在中西區、觀塘、九龍城、荃灣和南區的基層劏房戶,受訪者整體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45平方呎,比63平方呎高度設防監獄更細;整體住戶租金中位數為5300元,荃灣區最貴,達5800元,人均面積中位數僅37.5平方呎,整體平均呎租為46.4元,對比今年八月私人住宅平均呎租37.9元,高出超過22%,反映在「劏房租金管制條例」生效後,劏房租金仍然持續上升。\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