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港事港心/施政報告致力推動青年發展\莊家彬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將青年問題放在較高位置,並且羅列出整個規劃藍圖,當中包括由中小學到高等教育,甚至完成學業後到組織家庭的住屋需要等等,體現了對青年人的關心和對做好青年工作的高度重視。

今年施政報告的主題是「齊改革同發展 惠民生建未來」,政府在報告中提出多項適切香港現時發展的政策,當中有相當一部分與青年人是息息相關的。

在培育人才上,施政報告提出推動多元出路,包括推進應用科學大學發展、擴大職業人才庫。政府又全力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包括鼓勵更多本地學生深造,設立「香港未來人才深造獎學金計劃」,由2025/26學年起,每年為最多1200名修讀指定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本地學生提供獎學金。在最新發表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2025年排名榜之中,香港有5間大學名列百強之內,政府將推廣「留學香港」品牌,令香港青年學生有更多機會與國內外頂尖學生交流學習。

在就業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優化「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除了繼續推展內地及海外交流和實習計劃,又放寬資格至29歲或以下及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此外又優化「展翅青見計劃」,改名為「展翅青年就業計劃」,放寬年齡上限至29歲,並增設大灣區工作實習機會。

緩解青年住屋難問題

對於在職青年,由明年初起再培訓課程不設學歷上限,相關課程的主要服務對象,由以往是15歲或以上、具副學位或以下教育程度的香港合資格僱員,改為以全民培訓為目標、增加最少15000個年度總學額、加強與高等院校和龍頭企業等合作,及加強職涯規劃和職業配對等服務。即使擁有學位的青年朋友,有需要時都可以報讀相關課程。

住屋是香港的「老大難」問題,施政報告提出,加快青年宿舍項目,回應青年對擁有自住空間的期望外,更直面青年人置業難的問題,為支持青年購買資助出售單位,房委會由下一期起為申請購買居者有其屋單位的40歲以下白表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分派多一個抽籤號碼,讓他們多一個機會買到居屋;並且由下一期白表居屋第二市場計劃開始,當局將增加1500個配額,全數撥予40歲以下的青年家庭及一人申請者,以緩解青年住屋難問題。

除了學業、就業和置業問題之外,與同儕或與新朋友交流,對青年人全面發展來說是更重要的社會成長要素。施政報告提出在啟德社區隔離設施設立「青年驛站」旅舍和青年文化藝術交流空間。政府鼓勵本地及海內外青年交流,但發現不少團體因住宿問題,較難安排其他地方的青年來港,因此,當局希望善用啟德社區隔離設施,為海外青年提供住宿,促進各地青年在藝術、文化或學術方面的交流。

打造「中外青年文藝交流中心」

事實上,過往有不少內地和海外青年交流團體來港,都較難找到較便宜的旅舍,現時啟德社區隔離設施具備基本住宿條件,因此相信很快可以投入運作。而「青年驛站」與鄰近的啟德體育園及郵輪碼頭等設施,將可以產生協同效應,因此預料可以很快,就可以將「青年驛站」與毗連的一帶區域,打造成為「中外青年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只要有關部門能解決「青年驛站」與啟德體育園之間交通配套問題,協同效應就會很快呈現。

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香港正處於求變改革的關鍵時期,施政報告亦已明確指出,特區政府會長期及持續地推動香港青年事務發展,香港青年有創新的思維和靈活多變的特質,定必能為香港、為國家在新的征程上作出一番貢獻。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副會長、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天津市政協委員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