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品種優良/白羽肉雞 國人每年吃掉70億隻

  圖:白羽肉雞因其品種特點,方便製作快餐、團餐及深加工製品。

白切雞、鹽焗雞、口水雞、黃燜雞……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吃雞大國」,中國大江南北和雞有關的菜餚數不勝數。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人每年吃掉約70億隻白羽肉雞。此前,有專家預測,到2030年,雞肉消費量將繼續穩步增長,白羽肉雞人均消費量將達到5.34公斤。

白羽雞起源於美國的白洛克雞,1888年美國將白洛克雞列為培育品種,他們從自然界的雞中選出長肉快、下蛋多的自然品種,再進行人工育種,其中以白色羽毛為特徵的白羽雞脫穎而出。因其飼料轉化率高、生長速度快、生產效率高等顯著優勢,備受業內人士和市場歡迎,是熟食、快餐企業的最好的選擇。大家所熟知的肯德基、德克士、必勝客等快餐連鎖品牌的雞肉幾乎都是白羽雞提供的。

專家介紹,白羽雞之所以如此普及且物美價廉,得益於其優秀性狀——長得快、吃得少。白羽雞從出生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0多天,體重可達4-6斤重,料肉比(指飼養的畜禽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飼料量)只有1.6左右,也就是每增重一公斤體重只需要消耗1.6公斤的飼料。事實上,現代肉雞能長這麼快主要得益於科學的品種選育、科學的飼料配方和良好的環境控制條件。光照、溫度、濕度這些指標都以周齡、日齡、時段為單位逐級設置管理方案,精確控制環境。

大公報記者何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