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江為池,臨崖而築,山川潑墨,雲霞走筆。」董宇輝把重慶描繪得像一幅畫卷。重慶既是世界最大的山水城市,又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江與嘉陵江在此交匯,以其獨特的地理特徵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無數遊客前往探索。沿山的步道、跨江的索道、穿樓的軌道……有人覺得它是8D的,也有人說它是魔幻的,無論是欣賞夜景、體驗都市繁華,還是品嘗美食、漫步山城老街,一起感受半城江水半城山滋養的重慶。\大公報記者 韓毅
懸崖上矗立着金碧輝煌的吊腳樓,背景是渝中半島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畫面充滿着魔幻色彩。洪崖洞建築特色和風格與《千與千尋》中油屋非常相似,已成為網紅景點。位於渝中區滄白路的洪崖洞,地處長江與嘉陵江交匯的濱江地帶,依山就勢,沿江而建,由11層吊腳樓組成。密集的吊腳樓層層疊疊,每層有多個通道,通道之間相互連接,猶如一座崖上「小鎮」。1層與11層入口均是馬路,將崖上的滄白路與嘉陵江濱江路巧妙連接,令人嘖嘖稱奇。
洪崖洞魔幻似迷宮
民國時期,洪崖洞作為河運貨物集散地,布滿高低錯落的吊腳樓建築群,2006年改建成洪崖洞民俗風貌區,吊腳樓群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通過對傳統吊腳樓的吊腳形式、穿斗式結構以及牆體顏色、雕花的「復刻」,實現了歷史與現代融合。每層樓功能不同,有餐館、小吃街、酒吧、咖啡廳、土特產商舖等,頂層是異域風情城市陽台,可乘坐電梯直達。在洪崖洞頂層平台,可觀兩江匯流、眺洪崖滴翠,也可逛山城老街、賞巴渝文化、燙重慶火鍋、品各地美食。
沿着重慶母城步行,一段段梯坎是山城標誌性景觀之一。渝中半島的山嶺將其分為上下半城兩部分,通過連串蜿蜒曲折的梯坎連接。十八梯便是為人熟知的上下半城銜接紐帶。坐落於長江江畔,南起厚慈街,北迄較場口,依山石建的石梯坎長長一坡原有兩百多級,為減輕行人勞累之苦,將長石梯分為十八層台階以緩衝坡度,俗稱十八梯。吊腳樓、院落與街巷錯落其間,商販、勞工攘來熙往,級級台階,幕幕風景,市井風情濃縮於此。
十八梯市井風情濃
十八梯是老重慶文化的脈絡,展現了「橫街縱巷」獨特山地城市形態和「上坡下坎,彎彎拐拐」街巷空間特色,層級的梯坎提供通行便利,也見證着時代變遷。經過城市更新打造,現已成為遊客打卡之地。這裏不僅有市井記憶的街巷、充滿氛圍感的小店,還有網紅餐廳、潮流品牌等新業態,也有法國領事館舊址、火柴原料廠舊址等重點文物和歷史建築。拾級而上,遊客不僅可以觸摸歷史,感受老重慶的煙火氣,還可以「逛吃逛吃」。
從十八梯北入口,沿着新華路漫步,在樓宇小巷中穿梭,翻過一座小山坡,便是重慶長江索道北站。連接渝中區與南岸區的長江索道,是與山水人文特色相得益彰的城市名片。長江索道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條空中走廊」,橫跨長江,日觀山城,夜瞰燈海。索道全長1166米,單程運行時間4分30秒,是旅遊觀光的「跨江遊樂觀光車」。乘客在索道轎廂內彷彿踏雲而行,將山城立體景觀、山環水擁、市井煙火,盡收眼底。乘坐體驗集文藝、浪漫、生動、立體於一體,獨具山城特色。
余秋雨描述,「重慶是一座站着的城市,她的存在是對『江山』一詞最好的註解。」重慶這座大山環抱、兩江匯流的城市,江山之城是對重慶獨有個性魅力很貼切的詮釋。重慶城依山而建,繁華商業中心解放碑、輕軌穿樓的李子壩、「朝天揚帆」的來福士、「懸空」天橋魁星樓等建築無一不展現濃厚的山城氣質,不斷地豐富着城市面貌。多山、多江、多雨、多霧的環境,加上繁複多樣、不拘一格的建築形態,塑造了江山之城極為獨特的城市氣質,也為世人展現着屬於重慶的立體山水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