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瓜 園/春節串起的非遺\蓬 山

看到春節申遺成功,就跟兩天後看到谷愛凌奪冠一樣,高興當然高興,但算不上驚喜,因為實力明擺着,不出奇嘛。

老實說,十幾年前看到端午申遺,筆者曾竊為春節鳴不平呢。就影響力來說,「過年大過天」,春節才是中國人的第一節日。以筆者老家膠東為例,既沒有大江大河,也無山無竹,飲食又以小麥麵粉為主,所以並沒有賽龍舟、包糉子的習俗,端午的地位遠不如中秋、清明,更別說與春節相比了。

據統計,春節申遺成功後,中國列入聯合國非遺名錄的項目已達到四十四項,高居世界第一。但春節的入選,不單單是增加了一個項目,更像是為這四十多顆「明珠」,提供了一條串聯起來的絲線,讓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就像早前列入非遺的崑曲、粵劇、京劇、皮影戲、西安鼓樂,春節都是它們最熱鬧的舞台。笙簫笛鑼鼓,唱念做打舞,生旦淨末丑,演繹着人間煙火和美妙傳奇。過年睇大戲,無戲不成年,春節期間的粵劇演出都叫「春班」,跟「春聯」「春晚」「春運」一樣,帶上了春節屬性。

還有很多非遺技藝,用在春節用品上,如書法寫春聯,雕版印刷年畫,活字印刷家譜,門窗上貼的剪紙等。所以,若論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春節簡直是最豐富最生動的集大成者。

春節是農耕文明的產物,但其蘊含的祈求美好、闔家團圓、追念祖先、敬老愛幼、禮敬天地自然等理念,卻並未因科技工業發展而褪色,始終縈繞在中國人的心頭。拜年、年畫、春聯、祭祖、放鞭炮、吃餃子等民俗作為載體,也綿延千年,百花齊放。

所以,春節申遺成功的新聞,瞬間點燃了許多人想快點回家過年的念頭。因為,春節的笑聲、美味以及溫暖的氣息,是繁華忙碌中不可替代的慰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