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竹門日語/飲水思源\簡嘉明

某人為徒弟在兵荒馬亂之際選擇轉投別公司而氣憤,加上其新老闆是跟自己有生意過節的人,所以倍感失望。念師徒之情與忠誠盡義的人,在現今社會或如瀕危受保護動物般稀有;加上個人及自由主義盛行,大多年輕人凡事按自己的意願和需要而行,因此舊式的師徒關係恐屬過時。「教識徒弟無師父」是其次,學生不掉轉槍頭已是尊重,若真的倒戈,為師的也徒嘆奈何。

過去做徒弟的,除了學藝,往往要兼任師父的助理或家傭。為了學習,晚輩不敢開罪師父,任其勞役打罵,還要做牛做馬,無疑不當,所以這種學師方式日漸式微。現在師生要像朋友般相處,課堂內外打成一片,大家平起平坐,老師也不再永遠是對的。若以飲水思源作考量,凡事都因師徒之情留一線,處世持守尊師重道的原則,還可能被視為愚忠或「盲撐」。

「飲水思源」這成語出自北周庾信的《徵調曲》,原文為「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叫人不要忘本,別忘記曾受他人的恩惠。筆者是舊派人,認為學生即使跟老師如朋友般相處,也應時刻心存敬意,不單要虛心受教,學有所成亦要歸功師長傳道、授業、解惑之恩。就算不會如古人般視老師為父母,但節日送上祝福問候,有需要時盡力出手幫忙,都是應該堅守的德行。因利益而犧牲彼此長久以來建立的親厚關係,甚至自以為青出於藍而跟老師作對,這類人即使才華蓋世,也不能百分百信任,更不要寄望他重情重義。

我會勸被徒兒背叛離棄的人看開一點。人心從來難測,但求後輩在學時認認真真就算,不要以為對方想多聽長輩意見,又能接受師父苦口婆心的勤勉教導,新一代自有他們的打算。願傾囊相授,是為師個人的專業操守,卻不要因全心付出而預期學生懂感恩圖報。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