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看新聞,接踵而至的都是水災、車禍、墮崖、溺水、輕生、戰亂、工業意外等報道,令人黯然和心煩,閒餘時本來不想再看悲情電影,但被韓延這個名字吸引,還是選擇看了韓導的新作《我們一起搖太陽》。
我會將韓延導演比喻為一顆「催淚彈」,看他執導的作品,大家要有淚崩的心理準備,觀看時隨手拿着數張紙巾準備拭淚。韓導的催淚作品包括:《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我愛你!》和《我們一起搖太陽》,其中《滾蛋吧!腫瘤君》《送你一朵小紅花》與《我們一起搖太陽》更被稱為韓延電影「生命三部曲」。
韓延這位八○後導演,講的故事大都牽涉重症病人和病患家屬,可謂悲天憫人,他受訪時也表示過自己確實鍾情一些跟生命相關的課題。當電影人從事疾病這方面的創作,由老百姓視角看命運的殘酷,就會帶出社會基層民眾面對屋漏偏逢連夜雨時的慘況,既可悲又可嘆,讓普羅大眾直面社會問題(包括貧窮、患病等),而不是一味地觀賞皆大歡喜、Happy ending的影片,窮困、疾病和老人問題本來就是尋常百姓家需要面對的現實,不是嗎?
韓延電影中的主角都是病人,例如上述提過《滾》的白百何(飾熊頓),《送》的易烊千璽(飾韋一航)、劉浩存(飾馬小遠),《我》的葉童(飾趙歡欣),《我們》的李庚希(飾凌敏)、彭昱暢(飾呂途)。投入的觀眾,會不自覺地代入這些患者的角度,切身感受生病過程中那種痛苦、無奈、無助、被歧視與被憐憫的心情。
電影除了講病人的遭遇外,韓導還花不少篇幅描寫患者身邊人的心路歷程和感受,如李建義(飾熊頓父親)的父愛如山、梁家輝(飾趙歡欣老伴)的不離不棄、高亞麟(飾韋一航父親)的委曲求全、朱媛媛(飾韋一航母親)的歇斯底里、夏雨(飾馬小遠父親)的強顏歡笑、徐帆(飾呂途母親)的借酒紓壓。
導演如此刻畫病人身邊摯愛的情緒,道出照顧者的辛酸、壓力和無助,讓很多患者家屬感同身受,正如《送》片中那句對白:「你生病了固然不好受,可你身邊的人比你更難受。」這也是另一個讓我感動以及欣賞韓導的地方。因為照顧者本身也有情緒、有壓力,而且也會生病,有苦自己知,處理不好的話,照顧者就恍如一顆計時炸彈,當壓力「爆煲」時便會引爆,傷己傷人,萬不可忽視。
年歲漸長,陸續經歷和面對長輩、親人的離世,讓我不時反思生命的真諦,深刻領會健康的重要性,所以自己亦會特別關注一些以生命和健康為主題的電影。如今能令我羨慕的,只會是那些擁有健康的人,而不是那些大富大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