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旅局局長羅淑佩昨日在立法會會議表示,根據估算,2024年上半年共有110項盛事,吸引約55萬名旅客參與,帶來約24億元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14億元。
上半年的盛事,涵蓋多個領域,包括文化藝術及創意、體育及賽事、會議及展覽、金融經濟及創科、節日及慶典、匯演及嘉年華等。不同類型盛事產生不同效果,體育、慶典、嘉年華等帶來人氣,而文創、展覽、金融及創科等則帶來經濟效益。
我們不能就單一標準來衡量某盛事的得失,但為了日後舉行的盛事能取得應有的效果,當局須深入分析研究,如何讓有限公共資源用在產生最大效益的項目上。
推動盛事,須要有品牌及名片意識,例如提起欖球賽,自然想起「香港國際七欖」;當提及嘉年華森巴舞,自然想起巴西里約熱內盧,這都是品牌效應。在推動香港作為盛事之都同時,更應着重培育盛事品牌,若脫口說出某些盛事項目便能令人想起香港,說明這樣的盛事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