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井水集/置業看長遠

「居屋2024」昨日舉行攪珠儀式,以決定申請者揀樓的先後次序。是次出售的居屋單位共7132個,收到106000份申請,超額認購逾14倍,低於去年的逾17倍。相比三年前居屋申請「爭崩頭」的情況,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居屋申請超額認購情況創下多年新低,乃多個因素造成。首先,私人樓價在過去兩年間累計下跌約兩成,與居屋的價格差距已經拉近,由於私人單位低價成交的個案時有所聞,不排除樓市仍有下跌空間,市場觀望情緒濃;其次,是次居屋售價訂為市場價的7折,相較去年居屋售價為6.2折,吸引力有所下降;其三,居屋出售有限制,在置換單位方面不如私樓靈活。

香港樓市大環境改變,是居屋申請減少的最重要原因。過去特區政府拓土建屋寸步難行,現在變成了有大量土地供應,政府現有土地可建單位數量超過了十年房策目標。由於北都建設還將釋放大量土地,相信房屋嚴重供不應求的情況將逐漸改變。在樓市狂飆的可能性大降之下,人們不再像過去那樣急於入市,寧願再等一等、看一看。

最近更有聲音指出,要吸取當年「八萬五」政策的教訓,在市場不景氣時應減少房屋供應,以避免進一步推低大市,影響各行各業。

既然提起「八萬五」,就不能不提到2003年後煞停居屋所留下的後遺症。不管怎麼說,房屋在香港仍是「剛需」,居屋申請超額逾14倍也不是一個低數字,這反映居屋仍是夾心階層的主要選擇。再說,置業要看長遠,建樓也需要時間,如果現時因大環境不好而貿貿然大幅調整房屋政策,有可能導致下一個經濟周期來臨時,香港又重蹈房屋供不應求的覆轍,這不是大家願意見到的。

房屋政策需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勢制宜,也需要「好天收埋落雨柴」。特區政府在確保十年房屋政策得到落實的大前提下,可根據實際情況,密切注意大市發展並作出適當調整。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