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訊】據《紐約時報》報道:韓國經濟一直由幾大財閥主導。根據經濟學家朴尚仁(音)的《財閥共和國》一書,過去15年,韓國五大企業集團的總銷售額一直佔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2012年超過了70%。
韓國總統和財閥長期以來一直保持着共生關係,一些政客在競選期間向財閥尋求財政支援,總統則將資金引導到那些配合他的議程的財閥企業。長久以來,韓國財閥不可撼動的地位也讓韓國經濟格局日漸「畸形」。
韓國前總統文在寅任期內曾試圖削弱財閥的影響力。韓國最大的財閥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因涉嫌賄賂等罪名於2020年2月被捕入獄。但在全球半導體供應危機之下,韓國朝野政黨、主流民調,甚至是駐韓美國商會,都大力支持「特赦李在鎔」,最終李在鎔於2022年獲得假釋。各方壓力之下,文在寅希望通過李在鎔的出獄,緩解韓國半導體產業受到的競爭壓力,並利用財閥巨頭們手中的資本渡過經濟難關。
尹錫悅上台後更是特赦李在鎔,分析人士認為,尹錫悅特赦李在鎔是為「拯救」韓國經濟。
然而今年以來,三星集團股價重挫超過32%,樂天集團股價下殺超過22%,浦項鋼鐵暴跌超過45%,SK集團下殺將近27%,新世界集團崩跌超過25%,前十大財閥幾乎傷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