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基建持續發展,多達十條運輸鐵路系統正籌劃興建,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表示,要在有限時間和資源之下達成目標,必須加入「雙創新」思維,基建先行,壓縮程序。
政府正全力推展啟德、東九龍兩個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東九龍系統目標爭取於2026年招標,2027年批出合約。陳美寶透露,按照最新的可行性研究,東九龍運輸系統落山位置的隧道左移,研設藍田北站,讓德田邨、興田邨和藍田邨約數萬名居民受惠。\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政府的《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為未來的運輸基建發展提供規劃框架,宏觀勾畫能滿足遠至2046年及以後的運輸及物流需求的策略性鐵路及主要幹道網絡。
採用「技術創新、政策創新」
陳美寶表示,陸路及鐵路基建設施方面,現正規劃籌備興建六條重型鐵路、四條中型運量鐵路(即綠色智慧集體運輸系統)。她認為,要在有限時間和資源下達成目標,除了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同時可以加入「雙創新」思維。
她解釋,「雙創新」思維,即是採用「技術創新」和「政策創新」,舉例以往香港推動交通基建,未必能夠配合人口遷移,所以往後希望可以做到「基建先行」,甚至透過道路基建,可以創造到新市鎮發展;至於綠色智慧集體運輸系統的創新,可以引入內地最新科技,讓過去一些技術不可行的地方,可以逐一解決,而且成本可以節省三至四成,帶來更高效益和效率。
「除了技術或科技的創新,更需要有一個改革求變的思維,以往香港傳統上有很多法定程序,例如內部先完成初步設計,再有詳細設計,然後興建,最後營運,每一步也非常重要。但是否每一步都要先做完、才做下一步呢?其實並非必然!」她說。
陳美寶透露,最近經過調研,包括跟業界溝通和探索後,發現整個籌劃過程有可以壓縮程序的空間,甚至同步進行。她期望更多地採用設計與建造招標模式,讓基建營辦商和工程商更早與政府一同參與設計,從而加快工程。
啟德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全長約3.5公里,擬設五個車站,採用高架專屬車道走廊(以高架橋/軌道系統等形式)設計,連接啟德前跑道區至港鐵啟德站,強化區內商住發展、旅遊、文娛、康體及社區設施的連貫性,以及與現行鐵路網絡的連繫,服務該區約五萬居住和就業人口以及旅客。
走線改動惠及三邨數萬人
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全長約七公里,擬設八個車站,為觀塘上坡地區提供便捷的接駁交通服務,便利市民前往港鐵彩虹站及油塘站,整體改善東九龍的交通,釋放發展潛力,走線途經彩雲、順利、順安、秀茂坪、寶達及馬游塘,服務該些地區逾30萬居住人口。系統主要在專屬高架道上運作,由馬游塘至油塘近藍田北的一段則建議以隧道形式運作。
陳美寶表示,去年接獲東九龍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多份意向書,最新的可行性研究結果顯示,由藍田往油塘需開山劈石,開通一條較長的隧道,路線較複雜,成本較昂貴,導致部分藍田居民難以受惠,但只要將隧道走線略為左移,靠近藍田北,可以讓德田邨、興田邨和藍田邨約數萬名居民受惠,同時在附近設立車站,暫定名為藍田北站,稍後會跟地區人士和關注團體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