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紓緩西九文化區財困,政府允許西九賣樓自救。西九管理局向油尖旺區議會提交的文件顯示,計劃興建7棟住宅大樓,提供約2000伙單位,設零售、餐飲、消閒等附屬設施。社會各界對此高度關注,關注點在於,賣樓收入能否保障西九財政自給?
西九自開幕那一天起,就長期面對財政困擾。三年疫情期間,西九幾乎沒有收入,只有支出,政府的專項撥款即將用盡,斷炊之危迫在眉睫。去年,政府有條件同意西九管理局提出的財務方案,允許管理局出售西九第二區發展項目,樓面面積上限是17萬平方米,可保留全部收益。當時不少人認為,西九是高檔地皮,賣樓收入一定相當可觀,可確保西九未來十年的財務需要。
但香港的市場環境一直在變化,過去一段時間以來,香港樓市已下調兩、三成,未來市場走向尚難逆料,惟不排除繼續尋底的可能性。西九建樓需要時間,更需要成本。大樓建好後,如果市道好轉,賣樓收入自然是「豬籠入水」,但萬一樓市仍然不景氣呢?莫說賣樓賺錢,能否保本都是疑問。不少人擔心,西九一旦為了救急而賤價賣樓,那就是香港的損失。對此,發展局負有監管之責。
另外,西九管理局負責推廣文化藝術,搞地產並非專長。如果西九撥出一部分人來處理賣樓事宜,有不務正業之嫌,要實現利益最大化更是殊非易事。有專家建議將項目交由專業人士打理,值得有關方面認真考慮。
說到底,以賣樓補貼西九營運只能是臨時救急措施,並非長久之計。西九不能產生依賴心理,一旦缺錢就向政府伸大手板,或再次要求「賣樓自救」。輿論希望西九有長遠的發展規劃,開源節流,包括檢討被指過高的管理層薪酬制度,最終建立起自負盈虧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
西九對於香港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界期待有關部門能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改革創新,確保未來可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