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發達國家及地區一樣,德國的醫療系統也是看病從家庭醫生開始。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家庭醫生,也有各自不同的要求和標準。有的比較看重醫生的資質;有的更看重醫生的口碑;也有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醫生的特長,如側重兒童、老人或不同的病種需要等。當然,比起固定選擇一位家庭醫生,有的家庭會選擇一個醫療健康中心。醫療中心的好處是那裏有多位醫生,時間預約的選擇就會更多一些。
我選擇家庭醫生更在意的是就診方便,所以就選擇了離我家可步行而至的醫生。
我的家庭醫生是一位精幹的五十來歲的德國女醫生,留着一頭短髮,一看就是經常健身的,一身肌肉身材健美。所以我經常去看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她都會提出一些運動方面的建議。比如睡眠不好,她建議運動最好不要在晚上,上午的有氧運動會更有助於心肺;後來膝蓋不好,她推薦游泳和橢圓機;偶爾的心慌問題,她則教我如何有效呼吸。
跟德國醫生打交道多了,你會發現德國醫生是願意使用一些草本類或茶類的非西藥來輔助治療的。特別是一些輕微的日常不適症狀,我的家庭醫生更願意用非處方藥和中草藥來解決。比如有次我嗓子不舒服,檢查後發現稍微有點發炎,但並沒有其他全身症狀。於是她讓我去買鼠尾草茶,緩解炎症。
我的家庭醫生屬於比較強勢的醫生,她會在交談中讓你感受到她對診斷和對治療方案都非常地堅定。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日常後,她也會很直接地指出不正確的生活方式或者習慣。她堅信生活習慣對人的整體健康是最重要的,適量運動、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是健康身體的根基。經常在診斷開藥後,她會撇開病情叮囑幾句生活習慣。
另外,我的家庭醫生和很多德國醫生一樣,她會在詢問生活習慣和檢查身體狀況以後提出關於心理健康的部分。比如,她認為有一些症狀是心理因素引起的,特別是焦慮或者抑鬱都會引起身體不適的反應。很多時候她會通過推薦一些安神類的茶或者草本寧神藥物來幫助病人緩解,有時她也會建議病人補充一些微量元素,比如鎂或維生素D3等來調節。特別是德國的冬天陰冷又缺乏陽光,很多家庭醫生都會建議成人和小孩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3和K2,一是幫助鈣吸收;二來可以增強免疫力,還幫助調節情緒。所以一到冬天,德國人習慣趕緊把維生素D3補起來。
選擇家庭醫生的好處,是通過長期較為固定的交往,醫生與病人之間會有較為深入細緻的了解。所以,德國人跟家庭醫生的關係既很重要也很密切。隨着時間延伸,家庭醫生會逐漸成為彼此熟悉的良師益友。我也正是從我的家庭醫生,學到很多健康常識。
所以,德國的家庭醫生,不只是一個看病的醫生,也是日常守護我們健康生活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