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讀者來稿/議會運作須高效高質 協調合作推動香港發展\馬容和

昨日,立法會各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提名期截止。邁向良政善治新時代的香港,過去三年多來的事實說明,議會風清氣正,團結一致、擔當作為始終是主旋律,有效發揮了推動香港發展的積極作用,充分體現了愛國者治港的良好面貌,令人欣喜。另一方面,有報道稱,各委員會正副主席人選競爭激烈,一度還鬧出「爭位」風波。筆者認為,有競爭是好事,但要以理性態度對待,尤其是在已經形成內部協調的情況下,更不應出現任何破壞共識的情況,否則將損害議會的良好印象,不符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

立法會事務委員會主席不僅對內擔負「球證」角色,確保會議按照規則辦事,而且還要做好對外工作,包括與政府保持緊密聯繫,商定議題議程和會議日期時間,與各方協調會議順利召開。對內對外,事務委員會主席負有推動會議過程的職責和角色,是促進立法會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的重要角色,需要足夠的政治經驗和議會歷練,適切性、政治經驗。多年來,愛國愛港陣營對立法會事務委員會各正副主席的人選,沿用內部協調機制一直行之有效,順利協商產生正副主席。

各委員會正副主席人選出現良性競爭,完全正常,這也是議會的應有之義,說明議會並不是所謂的「橡皮圖章」。但需要警惕的是,不能讓一些不良風氣影響議會應有的作風。例如,今年提名期結束前,有個別傳媒根據匿名消息,發表了一些無中生有、言論偏頗、指名道姓攻擊個別人選,甚至將之貼上「內鬥」標籤。這些現象,相信是任何一位愛國愛港市民所不願見的。

委員會主席擔負重任

今年是立法會換屆選舉年,現在只餘下約10個月的立法會會期,而許多政府法案、議員議案都在排期趕在任期完結前通過,也就是說,議會必須高效、高質、高水平運作,這就對各委員會正副主席的人選標準,有了更高的要求。議會歷練豐富、從政經驗厚實的議員,更能駕馭議會節奏和工作進程,也更符合各界期望。如果經驗相對欠缺,或未做過副主席的議員,未必是最佳人選。當然,這並不是說必須「眾口一致」,理性競爭完全正常。但筆者始終認為,委員會主席選舉應避免兩種現象:一是個人利益大於整體利益,二是內耗取代良性競爭。

過去,愛國愛港陣營與反中亂港勢力鬥爭的時期,愛國愛港陣營對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的協調,向來是穩定議會的最堅實力量。當時在「熱廚房」中,愛國愛港議員都有大局意識,有什麼分歧都能在內部協調化解。今日的立法會回復議事正軌,愛國愛港陣營團結依舊,內部協調更應繼續發揚這種合作並進的態度。

保持行政立法良性互動

立法會各事務委員會正副主席人選十分重要,關係香港未來近一年的議會工作成效,理應遵循選賢任能、用人唯才、適切需要的原則。

筆者也相信,所有現任立法會議員都能秉承團結精神,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協調產生具體人選。事實上,愛國愛港陣營唯有堅持團結一致,方能保持行政立法良性互動,才能不令市民失望,助力香港發展踏上新台階。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