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多個視頻平台看到小品《黛玉播播間》。在這個時下流行的單排喜劇作品中,演員COS林黛玉,讓林妹妹開起了直播,大觀園裏的絳珠仙子變成了直播間中滿嘴話術、喊大哥、打PK的帶貨博主,維妙維肖,密集爆梗。黛玉自艾自憐的心態被無縫銜接成網絡文化裏的「陰陽」。黛玉特有的語氣、金句化用到網絡語境之中,竟然很有「笑」果。當寶釵在直播間發起PK邀請時,黛玉揶揄寶玉的那句「早知他來,今日我就不來了」被演員化用為「早知你播,今日我就不來了」,令人忍俊不禁。黛玉的粉絲叫「黛家軍」,寶釵的粉絲名為「拆遷隊」,也折射出在網上大行其道的粉絲文化。
在黛玉直播間的貨架上,既有她名字諧音而帶的「玉」,也有咳血不沾的高科技納米羅帕,還有八竿子打不着的大黃桃。帶貨之時,黛玉連舞帶唱,真情假意,對榜一大哥撒嬌賣萌,勸「劉姥姥」理性消費。一時間,我等觀眾恍惚不知是在讀《紅樓夢》還是刷直播間。
黛玉進了直播間,固有調侃經典之嫌,卻也是頗為成功的「二創」。作為喜劇新形態,它比那些拿殘障者或底層人士等弱勢群體「開涮」的段子,或自以為是的低俗笑話高明多了。錯位是喜劇的必備要素。借助於直播間這一網絡新平台,演員既完成了時空錯位,也完成了角色錯位,黛玉好強的性格底色和伶牙俐齒的人設得到了保留,但又營造出強烈的反差效果。節目裏的「黛玉」還抱怨自己簽的公司選品失誤,讓她被迫與孫悟空比賽賣桃,「打工人的焦慮」布滿屏幕,節目的現實意義隨之拉滿,而這正是好喜劇所應有的。
其實,在「玩梗文化」中,林黛玉早已突破次元壁,以「林懟懟」的形象晉位「網紅」了。而經典文學作品裏的人物以及文化名人在網絡空間中被重新定義和解讀,亦不失為當下一道獨特的文化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