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自由談/欖仁樹\文秉懿

「樹木種類:欖仁樹」。繫在樹幹上的名牌證明了這棵樹的身份,上面還附上身份證號碼,可見它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個體。

我在這個小區居住了三十多年,每天外出、回家都見到它站崗,它態度沉實,穩如泰山,是一個負責任的守衛。我們時常見面,只是到了這一刻我才知道它的姓名,的確是後知後覺。

我終於主動尋求樹的名號,只因好奇心作祟。我偶爾發現它改變了模樣,本來綠油油的樹葉,不知道什麼時候竟然混雜上紅葉,變成紅綠參半的雙色樹。一年裏面,這棵樹多數時候都是滿頭濃密的翠綠,葉子大片,質地厚實,表面油亮亮的,像分泌出脂油,叫人覺得滋潤豐富。樹的生長形態像巨大的太陽傘,街坊在夏季的晴朗天坐在安置在樹下的石椅子上,「黃金沙粒」透過枝椏和葉子的縫隙,灑落人們一身。溫度得到過濾,減退幾分炎熱的兇悍,換上溫暖的純良。

到了秋季,爽快的涼風把熱空氣驅散,氣溫驟然由高而低,下跌得乾淨利落。於是,樹葉瞬間變紅。一覺醒過來,走到街上,發覺變了天地。遺憾捕捉不到變色程序啟動的時刻,心有戚戚然;幸好能夠欣賞換上紅衣的結果,也是安慰。這種紅色沉鬱敦厚,偏深,色暗,跟楓葉那種爭強好勝的鮮艷嬌縱有異。紅色的欖仁樹,安寧和樂,顯現另一種美態。年年如是,心裏有數。

可是今年的情況不尋常。

我慣見這棵欖仁樹頂着茂密的翠綠,也熟悉它成熟的紅臉,只是紅綠夾雜,似乎不曾遇到;也許遇過,卻是沒有印象,原因不明。

出現雙色樹,我猜測與氣候變化有關。長期溫暖,自然綠意綿綿;溫度驟降,當然一夜紅顏。只是氣溫變化無序,連樹木也無所適從。時冷時熱,轉換拖泥帶水,紅綠進退失據,於是出現半紅半綠的尷尬情況。

誰料到這造就了另外一番景致?

放眼看去,紅葉和綠葉的數量相近,無眾寡之分,沒有誰搶了誰的鋒芒。分布方面,頗為均勻,兩色並綴枝頭,紅綠錯落有致,不分主次,和諧共存。欖仁樹有開花,花顏色綠白或淡黃,談不上搶眼;花為穗狀,長而纖細,抬頭看去,不似花朵,倒像掛着串串毛毛蟲,與肥大的葉子並不匹配。唯有雙色欖仁樹截然不同,紅葉哪裏是葉子?根本就是花!是與葉子同形異色的花!是毫無保留綻放的花!是在健壯的綠葉之間闖出一片天的花!知否?知否?竟是綠豐紅腴,樹飽滿起來,歡悅起來。在我家樓下生長出紅綠諧協的樹木,是對家庭的祝福,我喜歡。

既然已經曉得樹的姓名,我們就是朋友,以後我見到它,都會跟它打招呼:「你好!欖仁樹。」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