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憑高望遠/穩經濟宜聚焦有效需求不足\徐 高

  圖:產能利用率和通脹的「雙低」格局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瓶頸在需求面,而非供給面。

熟悉中國經濟的人都知道,「需求不足」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阻力所在。但對許多人來說,需求就是人的慾望。相比有限的生產能力而言,無限的慾望怎麼可能不足呢?這個悖論的出現,表明需求不足背後有關鍵理論問題沒有得到回答。

經濟中的需求確實與人的慾望有關,但又不只決定於人的慾望。筆者在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腦子裏正在想着購買一百架飛機。買一百架飛機確實是我的慾望,但我卻不擁有購買一百架飛機所需的購買力。因此,筆者的這個慾望只是胡思亂想,沒法影響到真實世界的經濟活動。對經濟活動有影響的需求,是人的慾望與購買力相結合,表現為購買行為的「有效需求」(effective demand)。只有筆者真的擁有購買一百架飛機的購買力,且拿出這購買力來購買,筆者才真正為經濟創造了有效需求。

所以,對經濟有影響的需求,是購買力與支出慾望相結合所形成的「有效需求」。人的慾望雖然是無限的,但購買力總是有限的,所以經濟中的「有效需求」總是有限的,而且還可能比生產能力更小,從而形成「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況。當人們在說「需求不足」時,他們說的其實是「有效需求不足」。

對於一個宏觀經濟體(國家)而言,它的總產出就是其總購買力。因此,一個國家是有足夠能力購買其總產出的,但做出購買行為的並不是國家這個抽象主體,而是國家中數量眾多的經濟主體(居民、企業和政府)。

國家的總購買力要通過收入分配結構,分配到國家中的不同經濟主體那裏去。如果購買力分配時,出現了購買力和支出慾望的錯配──有購買力的經濟主體缺乏支出慾望,有支出慾望的經濟主體缺乏購買力──購買力與支出慾望結合所成的有效需求就會低於國家的總購買力,從而出現「有效需求不足」的情況。需求不足歸根結底是收入分配問題。

收入分配機制須改善

就提升居民福利這個經濟發展目標而言,消費是目的,當然是越多越好。而投資卻只是以獲取投資回報為目的之手段,並非越多越好。投資慾望受投資回報率高低的影響,如果回報率太低,投資者就算手裏有購買力,也未必會願意將其擁有的購買力盡數拿出來做投資。一旦國家中的收入分配出現了問題,讓收入(購買力)大量流向投資者而非消費者,投資者又因為投資回報率太低而缺乏投資慾望,那麼投資者手中的購買力就不能充分轉化成購買行為。如此一來,社會就產生了需求不足的問題。

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經濟中存在有效的收入分配機制,能夠實現購買力與支出慾望之間的有效結合,讓購買力充分轉化為有效需求,從而平衡經濟的供給與需求,確保「有效需求不足」不會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

目前在中國消費與投資的決定中,市場機制發揮的作用還很有限。根據2018年進行的「第四次國民經濟普查」統計得到的數據,該年企業部門總資產為9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國企資產規模為475萬億元,佔企業部門總資產的比重為52%。國有企業雖名義上歸全民所有,但其大部分股權並非直接持有在消費者部門手上。相應地,國企向消費者部門的直接分紅很少。當國企向居民和國家轉移的收入都有限的時候,國企對消費的直接貢獻就會不足。

此外,「一股獨大」的民營企業的存在,也會限制市場機制在消費與投資決定中作用的發揮。因為中國的市場經濟才發展了四十多年,民營企業中也普遍存在股權高度集中,「一股獨大」的情況。在這些股權高度集中的民營企業中,企業決策主要由大股東做出,而跟普通居民沒太大關係。當民企大股東追求打造「偉大企業」時,也會降低企業對消費的支持。

國企和民企兩方面的因素合起來,就使得中國企業部門向居民部門的收入轉移不足。在過去30年裏,消費者部門從企業部門得到的年分紅不超過GDP的0.5%。事實上,在投資過剩的時候,最有效的投資方式是不投資,而將準備用作投資的收入轉向消費。但在企業向居民分紅渠道不暢的狀況下,缺乏有效手段做到這一點,因而中國長期投資過剩、消費不足。

在消費不足的格局下,很容易產生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的過程中,企業投資意願終歸還是會受影響、多少會降低一些,再加上企業部門不會直接做消費,於是在企業與消費者部門缺乏有效收入轉移機制的局面下,企業部門就算投資意願下降,也難以將其收入轉移給居民。這樣一來,就形成了如下局面:有收入的經濟主體(企業)缺乏支出意願,而有支出意願的經濟主體(消費者)缺乏收入的錯配局面。

勞動力供給依然充裕

論證清楚了中國消費不足的邏輯,現在來分析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約束所在。

第一,肯定不能說中國已經進入了「低慾望社會」。現在確實能在社會中找到一些居民支出慾望下降、消費降級的案例。但這應該是在經濟增速下行的宏觀背景下,收入預期下降產生的結果,很難論證說是居民缺乏慾望的證據。不過,經濟下行對社會心理和時代精神會產生的影響,確實值得高度重視。

第二,中國經濟發展的約束也主要不在供給面。道理很簡單,如果供給面的生產能力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緊約束所在的話,那麼我們應該觀察到產能利用率和通脹都處於高位才對。但實際情況是,中國經濟增長偏慢的時候(尤其是2022年疫情結束之後),產能利用率和通脹同時都很低。產能利用率和通脹的「雙低」格局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瓶頸在需求面,而非供給面。

事實上,並不需要掌握多麼深奧的經濟學知識,而只需要睜眼看看中國經濟的實際狀況,就應該知道現階段發展的主要瓶頸在需求而非供給。市場曾一度流行「人口紅利消失」(人口老齡化)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故事。其邏輯是,中國的老齡化導致勞動年齡人口增速放緩,因而拖累經濟增速。如果這個邏輯是對的,那麼應該看到普遍存在「招工難」的情況──企業因為找不到足夠多的工人,產出因而受限。但現實顯然不是這樣。2024年年底,中國16至24歲年齡段的人口中,非在校生的失業率接近16%。在此情況下,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年齡人口不夠用)導致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的故事實在難以令人信服。

其實,這麼多人罔顧中國經濟中遍地可見的需求不足之證據,還堅持要從供給面來講經濟增長減速的故事,根本原因還是他們都被西方主流宏觀經濟學蒙蔽住了雙眼。基於其對市場運行效率的信仰──當代主流西方宏觀經濟學不相信有效需求不足會長期存在。因此,研究長期增長時,西方主流宏觀經濟學通常只從供給面切入來講故事。那些學了一些西方主流宏觀經濟學,卻又不去深究其背後道理的人,自然就容易陷入當前西方主流宏觀經濟學的增長敘事,有樣學樣,刻舟求劍。

第三,但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國內有效需求不足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約束所在。早在1999年,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就曾說過:「現在國民經濟的主要問題是生產能力很大,需求不足,供需矛盾變得越來越尖銳,推動消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推動消費,說起來是件好事情,但做起來很不容易。」

近年來,中央政府更是將需求不足列為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可以說,中國的需求不足是長期結構性問題,而非短期周期性問題。這種長期結構性問題要靠對經濟結構的重大改革來化解。而在給中國經濟開出醫治「需求不足」的藥方之前,先得把「需求不足」的病根給找準。對症下藥,方能藥到病除。

(作者為中銀國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