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最新公布的《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行動計劃》,廣東在新一年將安排省重點投資項目1500個、年度投資達1萬億元人民幣,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新支柱產業,並推動實時在線的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發布廳」等等。一系列大手筆政策令人振奮。廣東創科發展加速,就是大灣區發展加速,創科發展百舸爭流,香港要奮發進取,善作善成,在創科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
廣東是經濟大省,也是製造業大省,在鍛造新質生產力方面早着先鞭。過去三年來,每次春節後,廣東都會召開高質量發展大會,公布新的發展規劃,而每年新投資都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以廣東省去年經濟總量14萬億元人民幣計,相關投資佔比超過6%,在全國各地區屬領先地位。
近年內地創新創造呈現嶄新局面。DeepSeek橫空出世,震撼世界,重新定義了人工智能的發展態勢。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登上蛇年央視春晚舞台,亦是大放異彩。令人關注的是,這兩家企業都來自浙江杭州,而以杭州「六小龍」為代表的創科企業有了趕超歐美巨頭的實力,體現內地創科發展並非個別城市的「一花獨放」,而是千帆並舉的局面,展現出中國引領時代浪潮的強大勢能。
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廣東省更是不甘後人。在蛇年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指出廣東兼具機電技術和數智技術兩大優勢,要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兩大領域下大決心、集中發力,構築高技術、高成長、大體量的產業新支柱,希望有遠見、有抱負的投資者、創業者參與進來。今年廣東將實施「百萬英才南粵行動計劃」,拿出有競爭力的薪酬和崗位,吸納100萬高校畢業生到廣東就業創業。以「東西南北中,發展到廣東」的豪邁氣概,推動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新浪潮。
廣東省昨日公布的行動計劃,就是對宏大願景的具體化。巨額投資來自中央資金、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以及相關銀行、金融機構的融資支持。廣東還首次提及打造實時在線的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場景發布廳」,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在具體應用情境或環境上的突破。對港資企業而言,不僅有助降低技術創新的市場試錯成本,也為進入大灣區內地市場提供了新場景。
萬億元投資規模、逾千個重點項目、吸納百萬英才就業創業,充分展示廣東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方面不僅有藍圖規劃,更有具體方案和配套,這為香港帶來了鼓舞和啟發。特區政府去年底公布新一份施政報告,就進一步落實北都發展計劃提出一系列方案。本月底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為施政報告提供資金等支持。
對香港來說,未來需要聚焦兩大方面。一是為創科發展創造更好的環境,這包括進一步推動制度和機制創新,更大力引入人才,尤其是領軍型人才;更大力引進重點企業,加快形成香港的創科生態鏈,加快培育香港的新質生產力。其二,香港要善用大灣區的資源,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加快兩地人才、資金、技術、物資等創新要素的跨境流動創造更好的條件。為避免資源投放的重疊,大灣區各方有必要加強協調、溝通,集中資源發展各自強項,形成良性競爭,相互賦能,相互成就。
進入新的一年,外部不確定性增加,香港既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也面對各種挑戰。但香港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有祖國作為堅強後盾,堅定發展信心,銳意改革,就一定能打開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