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都會大學獲贈張愛玲手稿遺物

  左圖:捐贈儀式現場主禮嘉賓合影。右上圖:張愛玲《異鄉記》手稿。右下圖:張愛玲《重訪邊城》手稿。

恰逢著名作家張愛玲逝世30周年,香港都會大學(都大)獲得張愛玲遺產管理人宋以朗及其姊宋元琳慷慨捐贈一批張愛玲與宋淇夫婦的珍貴文獻及遺物,包括張愛玲的手稿、個人物品,以及與摯友宋淇和宋鄺文美夫婦(宋氏姊弟的父母)等人往來的書信。捐贈儀式在昨日於都大舉行。\大公報記者李兆桐(文、圖)

捐贈儀式主禮嘉賓包括:張愛玲遺產管理人宋以朗、宋元琳,都大校董會主席黃天祥及都大校長林群聲。今次捐贈包括張愛玲和宋淇夫婦的手稿、遺物共數千件,現場率先展出的部分藏品包括張愛玲的作品手稿、與宋淇夫婦的來往書信及個人照片等。

冀遺物得以妥善保存

通過是次捐贈,這批文獻及物品真跡將永久存放於都大。都大將使用數碼人文研究的方式,建立檔案文獻資料庫和數碼影像典藏,在圖書館設立「張愛玲特藏」和「宋淇、宋鄺文美特藏」來保存這些珍貴物品,為文學界及研究學者們增添一筆文化遺產。

張愛玲逝世前曾立下遺囑稱,「遺物留給宋淇夫婦處理。」在宋淇夫婦先後去世後,他們的子女宋以朗姊弟便成為張愛玲及宋淇夫婦遺產的管理人。是次將這些文化遺產悉數贈與都大,宋以朗表示,自己和宋元琳最大的心願,就是讓張愛玲與宋淇夫婦三人的手稿和遺物得以妥善保存,作研究和推廣文學之用。他指出,「香港鮮有如此有分量的文學珍藏,整合了張愛玲及家父宋淇、家母宋鄺文美的作品手稿與文物。」他希望通過都大對這些捐贈的文獻及遺物的保育、傳承和研究,讓更多人從不同角度認識三人的作品。

林群聲感謝宋氏對都大的信任,「相信今次捐贈是華文世界中最大型的張愛玲及宋氏夫婦展覽館藏」。他認為,數碼人文及文學正是大學重點研究領域之一。這批文化遺產落戶都大,為大學及相關文學研究提供文學實物資料,有助促進跨學科、跨機構、跨地域的研究,深入探討中國現代文學。

最快8月分批展出

都大副校長(行政及機構發展)鄺志良在媒體導賞環節透露,為了保育這批文獻和推動相關研究,都大正密鑼緊鼓地進行編輯與整理。將在8月或9月根據主題,籌劃將這些珍貴的遺產向公眾逐步展出,讓更多人可以從多個角度了解張愛玲及宋氏夫婦的文壇故事。

現場展出藏品包括張愛玲著作《異鄉記》手稿、張愛玲創作的劇本《南北喜相逢》、張愛玲與宋淇夫婦的書信往來及照片、宋淇與其他文壇泰斗如錢鍾書的書信交流等,其中不乏他們三人對文學的見解、文學作品真跡等,為研究現代文學及其歷史提供珍貴的實證。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