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詳情頁

暄暖人生/通透的愛\香 寧

立春後的香港,迎來首次降溫。我和兩個老同學相約在沙田飲茶,時間尚早,我步履輕鬆,沿途欣賞街邊小店,走過幾條街,留意到不時有花店店員向經過的男士宣傳鮮花優惠。我這才意識到,和情人節有關。

落座之後,幾杯茶幾碟點心入肚,我饒有興趣地談及方才花店推銷花束之事,話題由是否慶祝這節日展開,延伸至愛情觀與婚姻的討論。女同學婷婷說她和老公早在戀愛時就不過情人節,消費主義盛行,節日太多,累心累神,放過老公,也放過自己。她補充說自己的性格比較男仔,從小對花就沒什麼特別興趣,所以更加覺得在這樣的節日買花性價比太低。男同學阿文睜大眼睛,「這麼巧?我太太也是類似的說法,只是她不是不喜歡花,而是有了大仔之後,我們都會首先考慮養育孩子的開支。畢竟都是普通打工仔,要把錢規劃得更實際。但是,花不買,情人節我還是會親自下廚,和她慶祝。」我和婷婷誇他體貼,會煮飯的男人總是特別加分。

自然而然地,我們談論起婚姻。婷婷在手機上搜出,香港的離婚率在過去二十年內,翻了近一倍。政府統計處二○二三年的數據顯示,二○二三年的離婚宗數接近一點八萬宗,按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作為在座的兩位女士,我們以二比一的性別優勢,向阿文同學發出靈魂拷問。我們聽到的離婚案例中,不乏以其中一方出軌而令婚姻走向終點。在這樣一個浮華的世界裏,他作為男性,婚姻中是否出現過類似的感情危機?本以為他會敷衍回答,並且堅定表示他絕對不會在婚姻中發生出軌行為,但他真誠的分享,讓我們大為震驚及感動。

阿文和太太是兩個孩子的父母,結婚十多年,感情穩定。拿阿文的原話,過着平淡是真的婚姻生活。他們在第一份工作中以同事的身份相識,和大部分戀人一樣,經歷過激情、如膠如漆的戀愛,走入婚姻的殿堂,孕育了愛情的結晶,兩個已經就讀小學的可愛孩子。阿文說:「人都是有感情的動物,全球化、城市化,接觸和遇見的人,肯定是遠多過上一輩人。如果說,結婚至今我從來沒有遇到一個讓我有小小心動的女性,那必然是假話。肯定是有過這樣的時刻,覺得一位女性有她的吸引力,甚至在接觸中(比如工作上),會發現對方的性格比我太太有優勝之處。」

我和婷婷聽到這裏緊張得坐直了身體,相互交換了一下眼神。不等我們追問,他繼續說了下去。太太不是他第一個女朋友,經歷過戀愛的他,體會過愛情的慣常周期,怦然心動、激情熱戀、溫暖平和。無法走進婚姻的戀人通常因為三觀差異、對方感情變淡或者某些非感情因素(比如物質追求)而分手,他和現在的太太走進婚姻則是在穩定幸福的狀態下,渴望與對方一起生活,且有信心視對方為終身伴侶。

「雖然現在已沒有戀愛初期的激情了,」他笑着說,臉竟然不好意思地紅了起來,「但我們離不開對方,我們都是彼此最大的精神支柱。我性格上有一點固執,追求精益求精,她比較溫和,凡事想得開,和我形成了互補。無論是家中還是工作上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我們都互相開解,但多數是太太勸解我,她是個很好的傾聽者,也很懂得安慰人。也許有些男人會說他們不出軌是因為太太為家庭作出了很多犧牲,生兒育女等等,對我來說,這當然是其中一個因素但絕對不是最重要因素。有些人的婚姻走向終點不是因為其中一方變心,而是他們並非因為相愛而結婚,比如奉子成婚,或者其他因素的草率選擇。我和太太彼此相愛,婚姻基礎很牢固。如果僅僅因為人生中偶爾對異性的心動,就要放棄現在的婚姻,去嘗試一段你明知最好結果也依然是婚姻歸於平淡平靜,為何要如此大費周章呢?我曾經的戀愛,也不是每段就能永恆。如果偶爾對異性心動而追求,也並非就能順利進入一段新的婚姻並造就更美好的婚姻生活。我不能放棄得來不易的好姻緣,一個好太太,一對共同孕育的兒女。」

說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曾經認識的一位投資人,他經歷了四段婚姻,每一段婚姻,他都說,這次我遇到了真愛。他第四次結婚的時候已是花甲之年,邀請朋友們去見證,有朋友調侃他,怎麼樣,這次的真愛才是真正的真愛,之前的還是不算?他頭一仰,手一擺,更愛這個啊!確實真愛!大家笑而不多言。畢竟這第四任老婆是他花了八年時間,才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如果不愛,誰願意花費八年時間?大家也想不明白。所以人生百態,誰遇見誰,是劫數,是幸運,無人預知。

但我仍相信,當我們真心實意地走進婚姻那日,我們渴望天長地久,相濡以沫,我們期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友情鏈接